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两岸交流专题  >  首届两岸公益论坛  >  企业社会责任  > 正文

程兆敏:企业社会责任是诺基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部分

2013-06-16 02:31 来源:新华公益 字号:     转发 打印

  程兆敏:企业社会责任是诺基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部分。诺基亚手机有13亿的用户来记录和分享他们的生活体验,获取信息、导航和实现通话,在这个领域里我们可以也应该做的更多更好,不仅仅我们自己要做到这些,我们还要带动我们的用户,大家共同来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从三个层次来实践理念。第一,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让生活可持续,需要立足自身。这就意味着我们要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贯穿在工作中。这里面包括生产及供应等各个环节。鉴于诺基亚的特点,我们希望通过移动技术来帮助人们,让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这里需要做就是在科技的领域里不断创新,通过移动技术帮助人们在生活、商业、教育和学习等各个方面得到提升,同时,我们也会通过不断的持续的社区投入去改善那些需要帮助的群体,改变他们的命运,同时释放他们的潜能。最后一个层面,我们说诺基亚目前有13亿的用户,我们希望这些用户通过科技产品来改善他们生活的同时,也能够在有益于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方面采取好的方式,建立起一个可持续的生态,为整个社会的可持续贡献力量。

    在中国我们建立了一个叫“新网工业连”。我们和供应商比邻而居,把所有的环节集中在一公里范围内,要求供应商和产业链的合作伙伴一起投入于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在生产工业园,每年节约的能源是水5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达两百多万吨、由于节省包装减少森林采伐量相当于1500公顷的树木。刚才是环保方面的实践,最终的目的还是结合于自身产业的特点、行业的优势,期望在开发新技术上能够做得更多,可以帮助人们提高生活的质量。在移动设备的提供上,我们的最新尝试是把各种功能结合在一起,用可靠的质量为大家提供一款手机。不光节省了每个消费者的支出,同时也节省了能耗。

    诺基亚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公司,关注市场群体的人群是全方位的。这里面特别讲到开发的诺基亚生活通服务,这是欠发达地区的人们所用的,他们获取信息不太畅通,我们叫诺基亚生活通,内容包括农业知识、健康教育和娱乐。2010年这样的服务登录中国,在我国的农村和中小城镇地区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欢迎。这一方面对贫困地区、中低端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信息渠道,让他们通过这样的服务可以和他感兴趣的信息互联,帮助其生活改善。

    在这里具体跟大家分享一个我们在公益慈善里发起的项目“金色阳光工程”。我们这个项目就是针对与5·12汶川地震之后成立的项目,当时在考虑如何灾后重建时,我们了解到,硬件的重建上国家会投入大量的资金,同时社会的资源也会有很多的投入,但是在灾后软性的扶持上,比如说灾后心理上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四川灾区有心理需求的人有三百多万,而我国从事心理辅导工作的人却很少。08年到09年大部分下到当地去的心理学专家基本上已撤出了灾区,可是人们心理的康复其实需要更长期的支持。诺基亚看好这样的社会需求,我们也希望在这方面有所贡献,所以我们通过移动技术、用手机平台把心理咨询和心理服务整合在一起,建立了一个手机心理资助的系统,让社会效果得到更大的释放。这样可以更辩解的获取知识,同时可以自我测试。对于测试出来自己有心理压力的人,我们就建立了第二套系统,就是一对一的心理咨询热线。对于那些认为打电话其实还不足够帮助他解决问题,我们同时在灾区又建立了免费的心理咨询中心。

    公益也需要一个可持续,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可持续的生态,以我们金色阳光工程为例,项目进行了三年多,接下来还会有更多的手机系统。在这个项目里我们整合的多方的资源,所有的专业服务人员、内容开发者来自于国内顶尖的专业心理研究团队,手机服务运营由移动服务运营商,中国宋庆龄基金会、阳光项目组还建立了完整的一套培训体系,为当地的心理咨询做人才储备和专业水平的提升。整个项目期间组织了8次金色阳光培训班,为参与心理咨询师提供了持续专业的服务。我们最典型的例子是在基金会的培训下,金色阳光项目已经建立起一套专业的心理咨询的队伍,这些人在我们这一次近期的庐山的地震里也发挥了作用,为当地的群众提供心理健康咨询。公益也需要一个生态,诺基亚致力于建立各种不同的生态比如产业生态链,鼓励每一位消费者、每一位公众可以回收自己的废弃手机,让资源再利用,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平台,通过我们的努力,影响每一位用户,可以把我们的可持续方案来传达给他们,同时也融汇在他们的一言一行中,让这个世界可以发生更大的变化。在可持续发展之路上,我们希望以我们的行动感染和带动更多的人投入到可持续发展之中,我们为可持续发展添加源源的可持续动力,我们始终相信持续小改变,未来大不同。

[责任编辑:孟雅诗]

涉台常识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