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两岸交流专题  >  扩大文教交流  >  演讲稿  > 正文

康震:一种认同的体验:情感·民族·文化

2012-07-28 22:28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转发 打印

    28日下午,第八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进行了题为“扩大文教交流”的专题研讨。北京示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康震发表了题为《一种认同的体验:情感•民族•文化》的主题演讲。(中国台湾网  杨丽 摄)

    中国台湾网7月28日哈尔滨消息  28日下午,第八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进行了题为“扩大文教交流”的专题研讨。北京示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康震发表了题为《一种认同的体验:情感•民族•文化》的主题演讲。演讲全文如下:

  

  一种认同的体验

  ——情感•民族•文化

  康  震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2012年7月28日)

尊敬的各位女士、各位先生,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很高兴有这个机会与各位分享我对中华文化认同教育的一点看法。我讲演的题目是《一种认同的体验——情感•民族•文化》。在发言开始之前,先请大家看一段视频。

  这段视频是北京师范大学南山诗社、台湾辅仁大学东篱诗社、徐州师大悠然诗社、淮阴师院采菊诗社,在海峡两岸青年古典诗词联吟大会上的吟诵片段。他们吟诵的诗歌是《诗经》中的《蓼莪》。

  我们看到,无论是大陆还是台湾的学生,许多同学一边吟唱,一边流着泪水,有的甚至泪流满面。会场的气氛庄重,同时激荡着一股浓厚的激情。伴随着强烈的鼓点,传递出一种震撼、感动的效果。

  这样的情形,对我来说并不陌生。从2008年至今,这四个院校诗社共同参与的古典诗词联吟大会已经在台湾、大陆举办了五届,每次在大会即将结束的时候,在场师生都会走上舞台,共同吟诵这首荡气回肠的《蓼莪》。充满炽烈情怀的歌声感动着在场的每一个人,使人们禁不住热泪盈眶。在那激动人心的一刻,无论你来自大陆还是台湾,都只有一个感觉:我们都是中华民族的子孙,我们有着共同的文化血脉。在那一瞬间,我们彼此间产生出了一种强烈的归属感与亲近感;在那一瞬间,来自海峡两岸的大学师生,体验到了一种无比庄严的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为什么这首古老的《蓼莪》,引发了我们如此巨大的情感共鸣与情感认同呢?它其中到底蕴藏着怎样的情感记忆呢: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劳瘁。

  瓶之罄矣,维罍之耻。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出则衔恤,入则靡至。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南山烈烈,飘风发发。民莫不谷,我独何害?南山律律,飘风弗弗。民莫不谷,我独不卒!

  翻译成白话诗歌,大体意思是:

  亡故的父母啊好悲哀,你们生育我养育我,多么的劳累!

  失去了父母,就失去了依靠,没有了父母,我从此也就无家可归!

  我小时候,父母抚爱我、养育我、照顾我,进来出去抱着我,

  你们的恩情像长天一样广大,然而贫苦的我怎么报答得了,我好伤悲!

  天下的人呐,都有机会赡养、孝敬自己的父母,

  独独只有我遭遇这悲惨的厄运,永远无法孝敬我亲爱的父母!

  作者怜惜父母的养育之苦,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情,表达无法报答、孝敬父母的巨大痛苦与遗憾,这种感情深深地、强烈地震撼着我们!毫无疑问,正是这种对父母的感戴、孝敬之心,触动了两岸学子的心灵,也正是在这一点上,他们获得了情感的认同,彼此间产生了巨大的亲近感与归属感。

  但是,这里存在一个疑问:孝敬、奉养父母并不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思想观念,而是全世界共有的一种情感。如果一个外国朋友在场,他听到《蓼莪》会不会被感动呢?很难说。因为友情、爱情、亲情,虽然是全人类共有的,但是表达情感的方式却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就拿《蓼莪》来说,四言的语言形式,“兴”的艺术手法,吟诵的传播方式,就是它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情感方式。

  比如吟诵。吟诵是中国古代独有的阅读方式。我们现在所说的吟诵,在古代就是指“阅读”。“风声雨声读书声”其实就是“风声雨声吟诵声”。吟诵不是朗诵,而是一种独特的阅读方式。比如我们北师大南山诗社吟诵的《垓下歌》;散文也可以吟诵,比如《孝经》。这都是吟诵的不同形式。

  也就是说,外国人能够认同对父母的爱,但是却不一定认同这种情感方式。而对于两岸学子来说,吟诵这种独特的民族情感方式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情感认同这把锁,将两岸师生的情感紧紧的凝聚在了一起。

  也许有人会说,吟诵的方式未必是中华民族所独有的,它应该也能唤起不同民族人群的共鸣。这话有一定的道理,但即便如此,《蓼莪》也很难引起一些外国朋友的普遍共鸣。因为对他们来说,表达对父母的感情,也许不用这么凝重,这么庄严,这么沉甸甸的,他们的表达也许更欢快、更轻松、更舒展。换言之,一种情感要获得共鸣、认同,关键在于文化内涵的认同。

  感恩父母,对一个外国人来说可能比较简单,但对一个中国人来说却是天大的事情。为什么?

  孔子曾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 终于立身。”(《孝经》)

  意思是说:

  孝是道德的根本。所有的道德都是从孝行中派生出来的。我们要爱护父母给予我们的身体,不得损伤,这是孝的开始。我们要建功立业,扬名后世,使父母荣耀显赫,这是最完满理想的孝。孝从侍奉父母开始,中间要效忠君王,最终是安身立命。

  可见,在中国人的文化观念中,尽孝不仅仅只是孝顺父母,更关系到一个人、一个国家的全面成长、全面发展。这样的孝道观念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特色,并以此与其他国家、民族的孝道观念区别开来。《蓼莪》的歌声凝重而慷慨,其中不仅饱含着对父母的感恩,还有对自己所肩负职责的一份担当,这正是两岸学子对《蓼莪》的文化认同。它从情感认同开始,走向民族情感方式的认同,并最终落实为深刻的文化认同,这也正是两岸大学生诗词吟诵活动不断走向纵深发展的重要基础。

  事实上,为了加强这种共同的体验、共同的认知,在五年多的时间里,我们两岸师生举办了多种多样的古诗词吟诵交流活动。这些活动大大增进了两岸青年的情感沟通。每一次聚首,他们都欢欣鼓舞;每一次分离,他们都洒泪而别;每一次交流,他们都认识更多的新朋友;而每一次吟诵,也都是老朋友的一次聚会。今年是北师大南山诗社成立五周年,台湾辅仁大学东篱诗社的兄弟姐妹们纷纷发来祝福之语,从中不难看出两岸大学生血浓于水的深深情意:

  “还记得去年在南山诗社社庆的时候高歌《对你爱不完》,眨眼间一年又过了,很高兴也很荣幸认识你们这一群宝贝。”

  “大学四年里充满了南山的身影,真的非常开心喔!献上最诚挚的祝福,恭祝生日快乐!”

  “期盼南山和东篱能共度无数个五年。言不尽意,纸短情长,愿上天将我的祝福之意透过寥寥数字完整的传达给你们!”

  “未来的岁月我们会一同成长的^o^!区区海峡哪能阻隔我们呢?下回再一起嗡嘛嘛吧?(^-^),祝各位朋友生日快乐!”

  “还记得上次大陆一行即将结束时,有许多的朋友留字条,要我‘多吃点’!我看了之后很感动,也很开心,多谢你们的叮咛!”

  “南山的朋友们,不知你们还记不记得台湾那个白白胖胖的馒头呀?别忘了第六届的古韵新妍在台湾呦!小馒头在台湾等你们过来相见欢呢!难忘曾在北师大主楼和你们一起为四岁的南山庆生,眨眼间南山却已经五岁了!”

  两岸的学子经由中国古典诗词的吟诵而结缘,从古典诗词当中,我们找到了共同的情感体验、情感记忆与情感依托,并因此共同走向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深处,走向长江、长城,故宫、天坛,走向鸟巢、水立方,走向日月潭、阿里山,赤嵌楼、太鲁阁,诚品书店、101大楼。而两岸学子也纷纷在对方的大学听课,研修学分,两岸的教师则在对方学校讲授课程,从事研究,从而促进了两岸高校多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海峡两岸青年古典诗词吟诵活动,只是两岸文化交流中一个很小的侧面,但这个侧面,也许能够给两岸中华民族与中华文化的认同教育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启示一:中华民族与中华文化认同教育的基础是什么?应当是两岸共同的民族记忆与文化记忆。这民族与文化的记忆,就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就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文化精神。从周秦汉唐到宋元明清,孔子、孟子、屈原、司马迁、李白、杜甫、王安石、苏轼、朱熹、王阳明、林则徐,再到孙中山,这些优秀人物成为两岸中国人共同尊崇的民族精英,也是他们教育子孙后代的人格楷模。而论语、孟子、楚辞、史记、汉赋、唐诗、宋词、程朱理学,这些代表中华民族精神的文化经典,同样也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两岸的中国人,塑造着他们的精神世界。大陆与台湾,虽然隔着一道海峡,但却循着共同的民族文化记忆,共同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共同书写着一个大写的中国人。这成为两岸民族与文化认同的核心基础。

  启示二:中华民族与中华文化认同教育的起点是什么?应当是情感的体验与认同。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情感是人类社会各种观念、思想发生的基础。比如,孔子认为,守孝三年就是子女对父母之爱的自然延伸,而不是一个强制的规定。换言之,对父母的情感是建立守孝三年这一丧礼的基础。在孟子看来,仁义礼智这四种道德的基础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这些人类最基本的情感。两岸学子通过吟诵诗词很快获得情感认同,并进一步取得文化教育、思想观念的认同,就是很生动的例子。因此,情感的体验与认同,应当成为中华民族与中华文化认同教育的重要起点,并贯穿在认同教育的全过程当中,从而使得认同教育成为一个感性与理性交融的过程,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启示三:中华民族与中华文化认同教育的原则是什么?应当是古典内涵与当代气息的交融与结合。有人曾说过:“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句话意在强调历史与现实的紧密关系,实际就是要在历史与当代生活之间建起一座认同的桥梁。两岸民族文化的认同教育也应该秉承这样的原则。中华文化之所以代代相传,时至今日依然对两岸中国人产生巨大影响,就在于它的内涵是与时俱进、与时俱新的。尤其在这个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要让传统文化的经典在当代青年的心中生根开花,不仅要借鉴先进的传媒技术发扬光大,还要针对当代人的精神需求,对古代经典进行新的阐释与纵深的解读,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民族文化的认同教育紧跟时代的步伐,真正进入一代代青年人的内心深处。

  启示四:中华民族与中华文化认同教育的方式是什么?从两岸青年古典诗词吟诵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民众的情感认同,往往是从一些不起眼儿的小事开始的。小事虽小,却正是普通人最享受的乐趣所在。两岸学生为什么要组织诗词吟诵?就是因为喜欢,因为其中有乐趣。孟子曾经说过:一个人的快乐,少数人的快乐,不如与别人与大多数人分享更快乐。我们不仅要自己组织吟诵,还希望海峡两岸的同道之人一起来吟诵,这是分享乐趣的开始,也是情感认同的开始。当然,要让这样的快乐变成大快乐,大分享,还需要政府的大力引导与扶持。就在两周前的7月16日,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台办、北京市文化局联合主办的“京台大学生《古风今韵》诗词吟诵会”在北京举行。包括北师大南山诗社、台湾辅仁大学东篱诗社在内的京台两地二十余所大学的近500名大学生欢聚一堂,吟诵古典诗词,唱响中华文化。这应该是海峡两岸最大规模的一次古典诗词吟诵活动,它由民间发起、推动,由政府加以引导、扶持,最终成为一个具有相当规模与象征意义的文化品牌活动。正如郭金龙书记在现场所说的,诗词吟诵是中华文化的奇葩,也是一条纽带,它一定能够增进京台两地师生相互间的了解与友谊。

  在我看来,中国古典诗词更像是一根中国传统的红头绳,一头系着大陆,一头系着台湾,两岸青年的诗词吟诵就像是在精心编织这根红头绳。在我们的努力下,共同将它编织成一个美丽的中国结。这个中国结代表着两岸大学生,两岸民众对有着中华民族特色、中国文化内涵的历史情怀、人文情怀、人生情怀的体验与认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这四个诗社的名字,其实来源于大诗人陶渊明一首诗中的两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的一首诗孕育出了两岸的四个诗社,一场场的联吟大会传递着两岸青年的情感,一篇篇古诗词唱出了中华民族子孙共同的心声,一曲曲旋律表达出中华文化的共同内涵。事实上,目前两岸的不少高校都有吟诵诗社,开展了不少的活动。相信随着古典诗词吟诵活动的不断深入,两岸的文化交流与文化认同也将逐步走向成熟。

  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普燕]

涉台常识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