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两岸交流专题  >  扩大文教交流  >  演讲稿  > 正文

李建兴:推动两岸文化教育交流与合作制度化

2012-07-28 22:15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转发 打印

    28日下午,第八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进行了题为“扩大文教交流”的专题研讨。中国国民党国政研究基金会教文组召集人李建兴发表了题为《推动两岸文化教育交流与合作制度化》的主题演讲。(中国台湾网  杨丽 摄)

    中国台湾网7月28日哈尔滨消息  28日下午,第八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进行了题为“扩大文教交流”的专题研讨。中国国民党国政研究基金会教文组召集人李建兴发表了题为《推动两岸文化教育交流与合作制度化》的主题演讲。演讲全文如下:  

  推动两岸文化教育交流与合作制度化

  李  建  兴

  国政基金会教育文化组召集人

  (2012年7月28日)

  壹、前言

  两岸文化与教育的交流合作,已有长远的发展历史。2005年,连主席访问大陆的破冰之旅,“连胡会”达成五项共同愿景,因而开启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及江陈会谈,促成两岸文教积极交流与合作的氛围。尤其在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方面,自第三届开始,“两岸的文教交流与合作”皆为重点议题,历届所作成的共同建议,如:两岸文化、文化产业及各级教育的交流与合作;两岸学历学位的相互采认与招生;中华语文工具书的编纂与云端数据库的建立;两岸智能财产权保护合作协议的落实…等,皆带动两岸在文化与教育交流上的整体开展,为两岸文教交流合作开创新的里程碑。

  在当前两岸文教交流此种繁荣多元的新气象下,本文即以“推动两岸文化教育交流与合作制度化”为主题,首先探讨当前两岸文教交流合作的发展概况;其次,基于前述探讨,进一步分析在当前两岸文教交流合作中待改善之处,并对未来朝向制度化的发展提出建议,俾使两岸文教交流合作的质量得以有效提升,亦为两岸文化交流合作的制度化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貮、当前两岸文教交流与合作的发展概况

  一、文化方面

  当前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发展情况,可从“相关机构的文化交流”、“文化机构的交流与联合办展”、“文化资产知识推广活动”、“文化交流的制度化与规范化之推进”、“整合资源共同打造文化产业链”及“中华语文工具书的编纂及云端数据库的建立”等六方面探讨,如表一所示。

  表一  当前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发展概况

项目

交流合作概况

相关机构的文化交流

民间机构:台湾文化主管部门补助艺文团体及非营利组织办理两岸重要文化交流及相关演出活动:

艺文团体:补助包括朱宗庆打击乐团、纸风车剧团、亦宛然掌中剧团、明华园戏剧团、屏风表演班、云门舞集、当代传奇剧场、忘乐小集民族乐团、真五洲掌中剧团、新古典舞团、长荣交响乐团、廖琼枝歌仔戏文教基金会、小巨人丝竹乐团等赴大陆各地演出。

非营利组织:补助包括中华两岸道教民俗文化研究学会、朱铭文教基金会、辜公亮文教基金会、爱乐文教基金会、芹壁小区发展协会等办理两岸文化交流活动。

政府附属单位:传艺总处邀请厦门歌仔戏剧团、上海昆剧团、泉州市木偶剧坛赴台演出;传艺总处所属之国光剧团、台湾豫剧团、台湾交响乐团赴大陆演出,并与大陆合办相关交流活动。

文化机构的交流与联合办展

两岸故宫正式互访,深入了解彼此典藏、制度与设施,并举办“雍正”、“黄金旺族”、“富春山居图合璧展”等大型特展。

台湾文化主管部门补助沈春池文教基金会、黄君璧文化艺术协会、廿一世纪现代水墨画会等民间团体于两岸办展。

台湾文化主管部门附属单位,如工艺研究发展中心、台湾美术馆、文资总处、台湾博物馆于两岸办展。

湖北省博物馆受邀来台展出“战国古墓奇兵湖北九连墩出土文物展”。

四川省三星堆和金沙博物馆来台展出“神秘北纬30度线──三星堆、金沙古蜀文明秘宝展」”

文化资产知识推广活动

台湾文化主管部门与“中国友好和平发展基金会”合作办理“海峡两岸春节民俗庙会”活动,吸引62,000人次参加。

文化交流的制度化与规范化之推进

20109月,大陆文化部长蔡武赴台,与当时台湾文化主管部门负责人盛治仁会面,举办两岸文化论坛。

台北和西安在2010年签署《两岸接力台北花博西安世园合作备忘录》,且携手举办“台北花博西安世园”两岸盛会接力活动,西安世园会组委会并于31618日,在台北花博会场内举办一系列“西安文化日”活动。

台湾博物馆与湖北省博物馆并达成交流协议,将以台博馆国宝“郑成功画像”交换有“天下第一剑”之称的湖北省博镇馆“越王句践剑”,彼此交流展览。

史博馆与沈阳故宫博物院、辽宁省博物馆签约缔结姊妹馆。

整合资源共同打造文化产业链

台湾文化主管部门协助台湾文创产业业者赴大陆参加重要文创展览,拓展大陆市场,并委托商业总会办理相关计划,补助业者赴大陆参加文创博览会。

中华语文工具书的编纂及云端数据库的建立

由两岸专家学者共同策划的“中华语文知识库”云端工程,已初步建置两岸“云端词典”架构,其中“两岸常用词典”、“两岸学术名词中译对照”、“两岸中小学教科书常用学术名词中译对照”已经上线。“中华大辞典”预计于2015年完成。

台湾方面负责总策划的文化总会,设立了“将所有以文字为体的中华文化全建置上去,包括字、词、书、文献、书法、篆刻等”之目标。

  由上表可见,两岸文化交流合作模式呈现多元发展,除了政府各文化单位、专业馆所团体与大陆文化机构直接合作之外,政府对于民间团体从事两岸文化艺术活动与巡回演出亦有积极补助。由两岸共同合作的“中华语文知识库”云端工程,其初期目标,包括“两岸常用词典”、“两岸学术名词中译对照”、“两岸中小学教科书常用学术名词中译对照”皆已上线并持续扩充词库中。此项工作对于两岸人民的文化交流与各方面的相互了解,有实质的帮助。此外,两岸文化交流也已发展出初步的制度化合作模式,如签署备忘录、达成协议、缔结姊妹馆等,透过资源的相互连结,为双方的提升发挥最大功效。 

  二、教育方面

  有关两岸教育交流合作的发展概况,以下就“两岸学校缔结联盟或签署交流协议”、“大陆文教专业人士来台访问或讲学”、“大陆学生来台研修”、“大陆学生来台修习学位”及“大陆台商子弟学校”等五方面说明。

  (一)两岸学校缔结联盟或签署交流协议

  近年来,两岸学校在校际间、学院间或是系所间,已透过书面约定缔结联盟或签署交流协议的方式进行交流与合作。此种交流与合作方式,内容各自依其专长、需求与状况而定,项目与内容亦十分多元。

  表二 各级学校缔结联盟或签署交流协议累计数

  注:2011年签署协议1460份。

  资料来源:台湾教育主管部门大陆事务工作小组

  由表二可见,自2004年到2011年为止,两岸各级学校缔结联盟或签署交流协议共计4061件。若就单年度而言,可发现2004年仅有185件,2011年则已成长近10倍,计有1460件,增加速率快而多。

  (二)大陆文教专业人士来台访问或讲学

  自2004年起至2011年为止,审查核准大陆文教专业人士来台总人次,共计有20余万人。每年人次如表三所示。

  表三  审查核准大陆文教专业人士来台人数

 

  资料来源:台湾教育主管部门大陆事务工作小组

  从表三可见,在2004年至2007年之间,每年约有1万多名大陆文教专业人士来台;2008年起则逐年攀升;到了2011年,单年度即有6万多名,与2004年相较,成长将近5倍之多。由此可见两岸文教交流合作的热络发展。

  (三)大陆学生来台研修

  目前大陆学生可透过以下方式来台研修:

  1.台湾各大学可赴大陆开设推广教育学分班。

  2.台湾各大学可在金马地区设进修学分班。

  3.大陆学生可来台进行专题研究。

  4.大陆学生可来台短期实习。

  5.两岸学生可参加学术研讨会、学术会议。

  6.两岸学生可参加各种活动,如:参观、访问、夏令营、冬令营、比赛、演讲、颁奖、示范观摩及其它公益性活动。

  表四 大陆地区大专学生来台研修人数统计表

  资料来源:台湾教育主管部门大陆事务工作小组

  由表四可见,2002年至2007年,每年来台研修人数约为百人次;自2008年起,则增加至千人次;2011年则增加为1万多人,为2010年的2倍之多。而就整体而言,在2002年到2011年的十年间,来台研修人数已成长30多倍,具体展现两岸教育交流在近年来的蓬勃开展。

  (四)大陆学生来台修习学位

  台湾自2011年9月开始招收大陆学生来台就读学士、硕士或博士学位。目前大陆学生来台修习学位,在台湾方面有“三限六不”的限制,大陆方面则有仅限沿海六省学生申请,及今年新增的高考达二本分数线以上者才得以申请之限制。2011学年度及2012学年度大陆学生来台修习学位的相关统计数据,请参考表五。

  表五 大陆学生来台修习学位相关人数

 

 

2011学年度

2012学年度

预计招收名额

大学:1488

研究所:653

总计:2141

大学:1566

研究所:575

总计:2141

报名人数

(通过资格审查者)

大学:1569

研究所:336

大学:1739

研究所:476

录取人数

大学:1017

研究所:248

大学:待发榜

研究所:329

实际注册人数

大学:724

研究所:204

大学:待2012/9确认

研究所:待2012/9 确认(已报到310

  资料来源:大学校院招收大陆地区学生联合招生委员会

  由表五可见,2012学年度共有2215位大陆学生报名并通过资格审查,与2011学年度的1905名相较,约成长16%;就录取人数而言,2012学年度已发榜的研究所共录取329名,比2011学年度增加81名。就现有的统计数据可见,大陆学生来台修习学位,呈现微幅成长的趋势。

  (五)大陆地区台商子弟学校

  近二十多年来,台商赴大陆投资、经商或就业人数已达二、三百万人次之多,他们的家庭、子女亟需照顾,因此就在台商人数众多的广东东莞、上海与昆山设置三所台商子弟学校,这些台商子弟在学校接受幼儿园、小学、中学等十二年以下的教育,毕业或在大陆、或返回台湾升学或就业,成为两岸教育交流的小种子。三所学校学生人数近十年间,稳定成长,维持每年二、三千人次,如表六所列。

  表六 大陆地区台商学校招生人数

  资料来源:台湾教育主管部门大陆事务工作小组

  叄、两岸文教交流与合作制度化的检讨与未来建议

  一、建立两岸文化交流与沟通平台并设立文化办事据点,为两岸文化交流合作建立完善的机制

  如同前述,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呈现整体规模逐渐扩大、模式多元并存的发展概况。然而,两岸在制度上存在着基本的差异:台湾多以高自主性的民间社会为主体,主管部门虽制订整体方向,但多为辅助者的角色;在大陆方面,政府的权力较为集中,民间社会的自主性相较之下较低。此种差异虽各有特色,然而就两岸文化的交流与合作而言,尤其是文化产业的谈判方面,实为根本上的障碍。

  台湾在组织改造的政策之下,专职文化主管部门已于日前成立,并设有掌管国际及两岸文化交流合作业务的「文化交流司」。时值文化施政的新出发时刻,本文建议,首先,在平等互惠的原则下,两岸应建立交流与沟通的平台,针对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的相关议题,持续进行深入且全面性的讨论与协商;此外,两岸应设立文化办事据点,办理、推动并维系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事务,以为两岸文化交流合作建立完善的机制。

  二、透过既有的两岸教育交流管道,针对陆生来台就读的实施现况进行深度的讨论与沟通,以提升两岸教育交流合作成效

  台湾自2011年起开放大陆学生来台修习学位,2012年起在制度上并有更进一步的调整放宽:除了将报名时间提前,让大陆学生有更充裕的决定时间之外,同时亦取消原先1校只能选填1志愿及年龄上的限制,并新增递补机制,让陆生来台就读的制度更为完善。

  然而,如同前述,目前有关陆生来台就读,在台湾方面仍有「三限六不」的限制;而在大陆方面,除了原本仅开放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福建与广东沿海六省市的学生之外,今年起亦新增只提供参加高考达到二本分数线以上成绩者申请台湾的大学本科的限制。目前在台湾社会中,已出现对「三限六不」是否应重新思考的呼吁。然而,除了台湾单方面在政策上的重新检视之外,为了提升两岸教育交流合作的成效,本文建议双方应透过既有的两岸教育交流管道,针对陆生来台就读的实施现况进行深度的沟通与讨论,寻求新的突破与共识,俾使开放陆生来台就读的良善本意得以完全发挥,为两岸人民的教育交流谋最大的福祉。

  肆、结语

  当前两岸文化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各项开展,实为两岸和平发展进程中的一大盛事,然而其过程相当艰辛、历经转折,在多方的努力下,才得以生成今日蓬勃发展的盛况。两岸应珍惜此一相互认识、学习与激励的机会,并在现有的基础上持续深化,在平等、包容与开放的氛围之下,朝向制度化的方向发展,除了扩大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成效、顺畅交流合作发展之外,亦应增进两岸人民的了解与互信,进而为两岸的和平开展新纪元。

[责任编辑:普燕]

涉台常识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