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7-29 14:01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小 中 大 转发 打印
第八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29日下午举行了议题为“深化经贸合作”的专题研讨,前台旅会会长赖瑟珍发表了题为《携手共伴,开创两岸旅游新局》的主题演讲。(中国台湾网 马迪 摄)
中国台湾网7月29日哈尔滨消息 29日下午,第八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进行了题为“深化经贸合作”的专题研讨。前台旅会会长赖瑟珍发表了题为《携手共伴,开创两岸旅游新局》的主题演讲。演讲全文如下:
携手共伴,开创两岸旅游新局
赖瑟珍
前台旅会会长
(2012年7月29日)
壹、前言
贰、回顾两岸观光交流进程
一、台湾民众赴陆进程
二、大陆民众来台进程
参、两岸观光旅游发展课题
一、两岸旅游不能将它与其它一般市场的商业机制等同视之
二、老人交流,接待方式应有不同
三、双方都有年轻客层比例偏低的问题
四、自由行开放效益仍未彰显
五、扩大产业合作,尚未起步
肆、携手跨步向前行~开创新局
一、携手合作:质量提升再进化
二、改变客源市场结构,重视不同年龄族群的开拓与接待
三、逐步扩大自由行(个人游)规模,满足双方民众之期待
四、配合ECFA签订,扩大产业合作
五、携手迈步:让旅游成为发扬中华文化及营销两岸正面价值的共同平台
伍、结语
壹、前言
观光是块敲门砖,它敲开了两岸人民的心扉、深化彼此的连结。两岸民众由于文化、历史及语言相通,也因此透过观光旅游连结的情感,自然深刻而直接。
随着两岸关系的改善,各项交流逐步开展,其中又以“观光旅游”扮演领头羊的功能,带领经贸、农业、文化等各业交流,观光旅游所建构的平台,承载着各行各业的往来并将交流范畴延伸与扩大。个人深信,建立永续、有序的旅游环境与氛围,把“观光产业”影响扩大到相关服务业及变成营销两岸正面价值的平台,则观光产业的重要性不言可喻,这将是两岸交流不容忽视的区块。
贰、回顾两岸观光交流进程
两岸观光交流事实上是互惠的,在两岸关系迭有起伏、停滞不前的时候,在相关部门及观光产业的努力下,“观光旅游”一直是两岸关系的润滑剂,在增进两岸互相认识、强化双方互信与共识上,功不可没。
一、台湾民众赴陆进程
台湾于1987年11月2日开放一般民众可经由第三地赴大陆探亲,两岸关系由单方面探亲开始,1992年由“探亲”变“旅行”,打破了两岸隔离状态,打开了双方隔阂的大闸。
根据中国旅游网所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从2001年至2011年底,台湾民众总计已有近4,600万人次去过大陆,平均一年约420万人次,自2010年起,年赴大陆之台湾旅客已跨越500万人次,去(2011)年赴大陆之台湾旅客达526万人次,今年1至5月为217万,较去年同期成长3.22%。
回顾发展进程,可以归纳出下列几点特性:
(一)观光旅游扮演两岸交流“领头羊”的功能:
1988年台湾民众赴大陆探亲旅行者仅45万人次,去(2011)年已达到526万人次,占台湾总人口22%,两岸贸易总额也从1989年1.4亿美元增长至2011年的1,276亿美元。两岸从2000年开始实施的经贸开放措施,台湾对大陆贸易顺差已超过2,458亿美元,而根据台商会统计,台商对中国大陆的投资,自1991年迄2011年已逾1,110亿美元,这些投资在大陆经济成长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目前台湾民众赴大陆旅游,以观光为目的的比例仍是最高,占4成7,商务目的则约占3成6。
(二)历史文化的联结,让台湾旅客深入大陆各地旅游:
台湾旅客不同于其它地区旅客,台湾人会从教科书,历史文化典故中深入大陆的每个角落,除发思古悠情外,也与大陆不同省份各阶层、各业别民众直接互动。在若干接待外籍旅客条件尚不足的地区,都可见到台湾旅客的游踪。随着近年两岸直航航班增加,大陆航点也陆续开放二线或三线城市,台湾旅客至大陆各省份、各城市更为方便,观光旅游及其它交流的层面将更为深入,对大陆要将地区性观光变成支柱性产业有所帮助。
(三)台湾旅客赴大陆重游率高,显示台湾中高年龄民众对大陆旅游的喜爱:
每年赴大陆数百万人次中,重游率高,但就年龄层分析,年轻人比例较少。以台湾去年(2011)出境旅游首站为大陆的旅客年龄层分析,60岁以上约占16%、50至59岁者约占25%、40至49岁者约占26%,40岁以上者合计占6成7,40岁以下年轻世代则约占3成3,其中30至39岁约占20%,20至29岁约占7%,19岁以下约占6%。
(四)大陆中央及各省市旅游组织非常重视台湾市场推广:
在大陆海旅会的积极推动下,江苏省旅游协会业与台湾合办四届“台苏交流灯会”,以灯会友、以文化节庆连结两岸民众共度欢庆的心;山东旅游协会和台旅会合作,透过影像(摄影)与文字(游记)来记录诠释“我心目中的台湾、我心目中的山东”活动以及乡村百分百的活动;浙江省旅游协会以新景区、奖励优惠等措施,吸引台湾旅行业开发赴大陆旅游新产品。福建、天津的妈祖宗教活动、河南的黄帝祭祖,以及两岸旅游展览等积极作为、在在强化交流力道且越做越好。
二、大陆民众来台进程
2008年国民党赢回政权,次第把2005年以来历次国共两党协商的共识转化为行政事实。首先跨出两岸友善的第一步,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达成包机直航及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两项重要议题协商,突显出两岸亟欲把握此“历史机遇”,改善之前八年冰冻已久的两岸关系,大陆民众赴台旅游在经历了9次协商之后,终得开花结果。2008年6月台湾迎接首批踩线团到访,是时的欢迎晚宴上,我以台湾旅游的主人致词,用“久旱望甘霖”来形容台湾各界对开放大陆民众来台旅游之期盼,再多的言语都无法形容当时历史使命达成复杂的思绪与情感上的激动。
大陆居民赴台开放至今已届满四年,在海峡两岸相关主管部门采取积极稳健、循序渐进的政策推动,以及民间旅游业界共同的努力下,无论在旅游人数或收入的增长,都缔造出空前的佳绩。据统计自2008年开放迄今年6月底止,来台观光团进团出大陆人士共计398万3,881人次,外汇收益达新台币2,000亿元。如再包含其它以商务参访交流等目的来台者,则达564万9,431人次,外汇收入达新台币3,387亿元。其中,在自由行部分,于2011年6月28日开放实施,目前大陆试点城市已扩增到9个城市,含北京、上海、厦门、天津、重庆、南京、广州、杭州、成都等,截至2012年7月1日统计,大陆已核发通行证为26万5,200人次,每日平均数715人次,呈稳定成长趋势。而依据台湾移民署统计,自开放至2012年6月30日止,计已累计8万7,812人次来台自由行,平均每日234人,本(2012)年1至6月平均322人。
台湾是大陆第93个开放大陆居民可以境外游地区,2011年来台陆客人数超过178万人次,距开放仅3年6个月就达到这个成果,马来西亚、新加坡及泰国开放迄今已超过20年,但至2011年止,陆客人数尚未达170万人次,韩国则是历经12年,陆客人数始突破170 万人次,印证大陆居民有着温总理“爬也要爬到阿里山”的情结。台湾方面因陆客成长为台湾经济注入活水。直接受益者除旅行业、旅馆业、餐饮业、交通运输业、游乐业、手工艺品业外,如百货业、娱乐业、农特产品等关联产业……等,因旅客数增加、住房率提高,消费能力增加等因素,而使业绩大幅成长,凤梨酥、茶叶蛋、茶叶、珊瑚大卖,旅馆投资激增,两岸航线的获利舒缓了近年油价高涨两案航空公司的困境。
回顾发展进程,可以归纳出下列几点特性:
(一)开放过程,双方以“循序渐进,稳妥开展”为主轴出发:
目前大陆已开放31个省市区计有164家合格组团社承办来台旅游业务;预计未来还要加大开放力道,赴台游组团社近期内将再增加。
(二)来台观光客人次之地区分布尚称均匀:
根据台旅会2012年1-6月统计数据显示,陆客以来自下列地区为主,江苏省(10.68%)、浙江省(10.18%)、广东省(8.54%)、山东省(6.24%)、辽宁省(6.04%)、北京市(6.24%)、上海市(5.17%)等主要省市整体运作情形良好,总计开放迄今台旅会接到了114件投诉,收到710封感谢函,褒大于贬。
(三)大陆来台旅客目前年龄层偏长,不分性别平均年龄为50.70岁:
根据台湾方面统计,今(2012)年1至5月陆客来台61岁以上占32.06%,51至60岁占24.07%,41至50岁占20.43%,31至40岁占12.03%,21至30岁占8.51%,20岁以下占2.9%。近3年年龄结构均无改变。
(四)环岛行程占7成以上:
因来一次不容易,因此多安排环岛行程饱览全景,行程以8天常规行程为主,6天次之,特殊路线5~11天不等。这样的行程安排,不同于其它外籍来台旅客行程,局限于若干大城市,对于均衡城乡地区发展甚有帮助,这与台湾民众初赴大陆旅游如出一辙。
参、两岸观光旅游发展课题
两岸观光旅游交流是双方民众对中华文化历史共同认知所产生的一种磁吸作用,这些交互的文化印证,建构在语言互通、文字相同、血缘相近之中,也传承再共同探索历史脉络,缔造美好未来的愿景。
然而,面对当前两岸和谐关系大幅提升之际,观光旅游交流不讳言仍存在现实上课题亟需解决,也必须注入一些新的思维。
一、两岸旅游不能将它与其它一般市场的商业机制等同视之:
两岸交流赋予旅游不一样的意义与使命,它代表着两岸民族情感的交流,但目前有些旅行社套用港资旅行社手法,组团社压低团费、接待社低价抢团、一条龙独揽模式经营,魔鬼藏在细节购物里,行程之安排以购物赚佣金为要务,杀鸡取卵的作法伤害两岸人民的情感。台湾方面虽然做了很多防御性努力,例如推动合理团费,预先审核行程确保合法运具设施接待,事中派员查核,事后追踪满意度,但如果没有源头上控管,成效不易彰显。
二、老人交流,接待方式应有不同:
两岸间有着一甲子隔阂中微妙的情感纠结,不论是早期台湾老兵回大陆探亲,或是目前大陆民众来台旅游,年龄层普遍偏高的原因,皆缘于他们人生宿愿就是能重踏对岸,一圆人生未尽的梦想。银发族(夕阳红)旅游市场接待方式需与一般团体有所不同。
三、双方都有年轻客层比例偏低的问题:
年轻族群创意无限,环境改变接受度高,且传播速度快,此乃加速两岸交流与理解重要的渠道,双方都必须加以重视;有关大陆年轻人来台,因自由行(个人游)手续、交流身份、旅游安全等问题,在两岸旅游人流中比例仍显偏低。
四、自由行开放效益仍未彰显:
自由行启动迄今刚满1年,历经双方预热及磨合期,已呈成长之势,未脱离“健康有序、稳定发展”之主轴。然就来台自由行申办大陆通行证之人数与实际来台人数之比较,实际成行人数仍有落差,除双方显有更进一步努力之空间外,因人数尚未达预期,其均衡产业效益未见。
五、扩大产业合作,尚未起步:
现今全球化旅游业态势系多层次、多样化发展,除旅游本业外,不同产业间的融合发展更显重要。两岸观光旅游合作仍停留于「服务接待」层次,这将无法因应复杂环境所产生之外部危机与不确定性风险。配合ECFA的签署,如何优势互助、互惠互利,此乃两岸观光旅游主管机构与业界亟需面对的课题。
旅游扮演着两岸关系发展重要的媒介因子,如何更妥善运用,发挥未竟之实质效益,有赖国共两执政党重视,建立明确的政策往正向前进,以最大的心力来呵护得来不易的成果,防止破坏,让它持续扮演提升两岸关系的活水源头。
肆、携手跨步向前行~开创新局
两岸旅游双向交流规模已经从2008年的470万人次,增加到2011年的705万人次,两岸互访1,000万人次目标应指日可待。展望未来,如何精进“质”的提升,及建构两岸旅游永续发展,增进两岸人民福祉,确为当务之急。
一、携手合作:质量提升再进化
观光旅游质量之有效管控从源头管理、末端查核:
两岸旅游核心价值在“诚信”,旅游交易秩序应维护并追求货价相符,旅客交付组团社团费后,组团社需依货价相符原则与接待社议定接待费用,接待社则依双方合约内容履行接待工作,所有这些操作均依市场机制发展,故谈质量管控,源头在组团社方的自律与管理。
积极作为应强化合作机制,以陆客来台质量管控为例:大陆方面应要求组团社旅游行程及收费透明化,让旅客于出发前知悉行程内容、旅馆级数、车辆质量、餐标及购物点(站数、购物品项),让大陆民众了解一分钱一分货,台湾方面则要加强末端查核,加强对接待业者规范。建议小两会共同建立「旅游质量监管机制」,双方共同采取行动来遏止下滑的团费价格及旅游质量。
二、改变客源市场结构,重视不同年龄族群的开拓与接待:
大陆需加强开拓台湾年轻族群,争取年轻人对大陆的了解及好感。最近台湾媒体报导两年前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先生前往“921”灾区,认识了灾区学生,自此开始邀请学生参访四川,绝大多数师生都是首次登上大陆土地,同时也进行了书法及文化讲座的交流,也,因此改变了对大陆神秘且封闭的观感。
而针对3成以上年逾60岁的夕阳红市场,两岸旅游业者须发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精神,重视他们的需求,一偿他们的宿愿,在医疗、行程、餐饮、住宿上做合宜的安排接待。台湾方面也需要在行程多样化,产品之开发多下功夫,鼓励组团社推出优质行程,多多加强“台湾一次玩不完”的宣传。
三、逐步扩大陆客来台自由行(个人游)规模,满足双方民众之期待:
(一)建议大陆开放试点城市持有工作证不在籍之常住居民得在当地申办“大通证”。
(二)建议大陆开放组团社以外可以办出境游之旅行社,亦可以代办个人游赴台之证件,以增加办证通路。
(三)建议自由行试点城市应与航点航班同步联动增加,目前开放自由行试点城市来台机位一票难求。
(四)台湾方面持续简化自由行手续,如降低财力证明额度等。
四、配合ECFA签订,扩大产业合作:
建议从增加投资及研拟旅行业两岸旅游业务的开放开始,在台旅会与海旅会历届圆桌会议中,邵琪玮会长谈到了在产业交流合作部分,以观光交流为平台,深化一二三级产业合作。共同发展主题游,鼓励投资二级产业旅游装备制造业发展,如游艇、缆车,利用科技与金融服务之结合提供游客实时信息与服务,本人认为这些都是很好的方向,但需要透过互访、观摩及签署合作协议,来积极推动。
目前两岸尚未开放互设旅行社,如能逐步开放,例如研拟让台湾旅行社在大陆设旅行社专营境内游及陆客赴台旅游业务,台湾方面则允许大陆旅行社在台湾专营境内游及台湾旅客赴大陆游业务,除有助于对旅游质量之监管与提升外,亦可引进台湾旅游业在管理、经营、服务及异业结合经验,带动专业交流。
五、携手迈步让观光旅游成为发扬中华文化及营销两岸正面价值的共同平台:
中华文化勤俭、好客、敬业、进取,在两岸皆能体现,虽表达方式有所不同,但台湾人民的亲切热忱,与大陆民众的豪爽真诚,透过观光旅游交流确能将彼此的心给拉近。又如大陆近年在物种及地景保育(苏北麋鹿保育区、九寨沟等)、湿地生态(丹顶鹤保育)、水资源永续(云南洱海)、古城镇活化、沙漠变绿洲、航天科技等具正面价值的建设发展思维,可透过观光旅游产品规划,破除台湾民众偏见,更进一步了解大陆的积极性发展。相对的,台湾在软实力的建构,如文化创意、流行音乐、休闲农渔业、绿色观光、节能减碳自行车环境的打造等有长足进步,如同广州《新周刊》总主笔肖锋所论述的:在台湾找中国,你能感悟到一种久违了的温馨。就让观光旅游来传递营销两岸的正面价值,加深双方对彼此间的了解。
伍、结语
39年前“观光是通往世界和平的护照”,点燃了个人对观光产业的热诚,在公职生涯中,最欣喜的莫过于参与陆客来台协商及见证两岸人民从单向到双向往来的历史新页,实践了人生的理想。
记得为了迎接大陆旅客的到来,台湾各机关单位做了许多准备工作,个人在第一次针对导游人员如何接待陆客的特别训练中,特别提出“三心二意”-“爱心、用心、恒心”及“善意、诚意”的服务理念,导游的工作是带给别人快乐的工作,虽然辛苦,但应做出自我价值并得到他人的尊敬。同时要大家将心比心,看到年长旅客有如自己父母,希望别人如何对待您的父母,就请您将心比心的接待,同时;也能以接待亲人的态度,对大陆旅客介绍台湾的好与美。
台湾居民赴大陆旅游已迈进第26个年头,大陆居民赴台旅游才迈入第5个年头,要特别感谢大陆海旅会、各地区旅游部门、国台办、公安境管等相关单位的支持,短短4年台湾成为大陆出境旅游的亮点。未来期盼透过国共两党的沟通渠道,各相关部门民间业者携手合作,让老树又生新枝,幼苗壮大,让旅游成为两岸和平的护照,营销正面价值的平台,开创两岸旅游的新局。
[责任编辑:刘承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