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沈河区:大力发展数字金融 打造“东北金融第一区”
“到2025年,GDP每平方公里突破24.6亿元,经济发展质量更高;常住人口每平方公里突破1.6万人,人才吸引力更强,人民生活环境和生活品质更优,地区综合实力跃升全国副省级城市中心城区前列。”
在“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沈阳市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一场)上,中共沈河区委书记林宇航作新闻发布并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沈河区将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谋求地区突破发展的有利契机,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牢牢把握沈阳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打造现代化都市圈的难得历史机遇,锚定市委为沈河区明确的打造“两邻”幸福家园、古城复兴典范和区域性金融中心发展定位,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加快建设中国式现代化中心城区,为沈阳成为辽宁振兴、东北振兴的“跳高队”贡献沈河力量、展现沈河担当。
加快建设区域性文化创意中心
立足沈阳古城文化优势,通过加快推进古城改造,深挖盘活历史文化资源,建设国家5A级旅游景区,打造中华文化地标和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立足国家文化出口基地政策优势,以省文化创意产业孵化运营传播平台为基地,配套建设4-5个文化出口产业园区,大力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文化交易平台,推动更多具有中国特色和辽宁元素的优秀文化产品走向世界,打造优秀文化传播新高地。立足沈阳中街流量优势,推动文化与科技、商贸、旅游等产业深度融合,带动五爱商圈、南塔商圈、北站商圈及金廊沿线协同发展,大力发展首店经济、夜经济和跨境电商,打造“沉浸式”演艺、“体验式”文创和“互动式”数字文化等新业态,不断推动消费创新升级,建设数字文化创意产业新兴区和东北现代商贸中心,为沈阳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到2025年,力争文化产业营业收入占GDP比重突破7%。
加快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
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大力发展数字金融,引导金融机构数字化改造,招引知名金融机构、大型互联网企业设立金融科技公司,建设金融科技中心,打造沈阳数字产业金廊和数字金融应用创新高地。立足金融产业集聚优势,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创建国家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引导金融机构转型升级,支持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以推进沈阳金融商贸开发区提质升级为重点,加快推进沈阳产业金融会客厅建设,完善沈阳综合金融服务平台风险分担机制,促进普惠金融更好地服务科技型、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举办中国证券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和中国·沈阳金融峰会,常态化发布年度“金融高质量发展指数”,不断提升金融中心辐射力和影响力。同时,扩大金融对外开放,高标准建设私募集聚区,开展合格境外投资者金融(QFLP)试点工作,打通境外资金投资境内实体经济新通道,私募资金规模达到280亿元,更好地服务沈阳制造业等实体经济。到2025年,全区金融业增加值占全市比重突破50%。
加快建设“两邻”幸福家园
实施社区组织筑基工程,按照“1+5”制度体系要求,持续推动党组织向一线覆盖、干部向一线下沉、资源向一线集聚、政策向一线倾斜,发挥好“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楼院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四级组织体系作用,用好“三长五员”队伍,扎实推进“12345”热线进社区,全面叫响“党派我来的”。实施社区环境提升工程,明年将投入8.6亿元,改造135个老旧小区,力争三年内实现全覆盖。加快推进浑河北岸绿化、亮化改造和青年公园、五里河公园提升改造,再建100个口袋公园,打造“推窗见绿、出门见景”的生活场景。实施社区服务提质工程,以建强用好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站)为核心,紧盯“一老一幼”,大力推进“四零”社区建设,推进幸福教育课堂、老年食堂、中医药“大篷车”、沈阳业市等民生工程品牌项目进社区,打造“十五分钟高品质生活圈”,让居民群众享受到更优质的服务。到2025年,符合市级标准的“两邻”示范社区建设率达40%以上。
实现“三大目标”的优势在空间,基础在环境,关键在队伍。沈河区还将持续优化发展空间。大力发展楼宇经济,近期我们将举办东北楼宇经济发展大会,包装策划一批品牌楼宇,努力构建楼宇全产业链生态体系,打造东北区域“楼宇经济第一区”“总部经济第一区”“五型经济第一区”。持续优化发展环境。强力推进“一网通办”“一网统管”,深化“放管服”改革,用好“惠帮企@链上沈阳”服务平台,打造一流政务环境、法治环境和市场环境。持续锻造过硬队伍。坚持以干成事论英雄、以解决实际问题论能力、以高质量发展项目和高水平制度创新成果论业绩,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大力弘扬斗争精神和务实作风,努力营造沈河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