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代台商的“面包情缘”
邓宇钧在展示做好的面包
老台商牵手新台青
来自台湾高雄的邓宇钧曾当过兵、做过时尚设计,而一部讲述热血少年追逐面包梦的动漫《烘焙王》改变了他的人生规划。“用自己培养的酵母发面,再把小小的面团塑造出多变的造型,很有意思。”邓宇钧说,自己任性地放弃了学业,到高雄当地一家面包店去当学徒。说是“任性”,是因为以他的年龄当学徒,算是“高龄”了,因为他的师傅也才20岁。
虽然起步晚,但邓宇钧兴趣强,有一股子的钻研劲,一年半就出师了。出师后,他先后在澳门和美国的马绍尔群岛工作,随后被广东佛山一家食品工厂聘为技术总监。尽管职业生涯发展顺利,但在他心里,始终有一个念头:攒钱,创业!
王江明是一位有着三十多年管理经验的台湾职业经理人,退休前在厦门一家企业担任董事长。作为一名面包爱好者,此前每次往返两岸,他都要为大陆的朋友们带上一些台湾的面包。如今决定定居厦门后,朋友们都打趣说,退休后没事多回台湾带些好吃的面包吧。这让王江明萌生了将台湾面包烘焙技术带到大陆的想法。
于是,经朋友介绍,辗转一年,他找上了“80后”小伙邓宇钧。一个掌握精湛的面包制作技术,一个拥有丰富的管理经验,老台商与新台青因为志趣相投,一拍即合。
软欧面包“登陆”厦门
去年元宵节,邓宇钧在王江明的邀请下,从佛山来厦门考察烘焙市场。这次考察,让他喜忧参半。喜的是,相比台湾岛内日渐饱和的市场,厦门市场上升势头明显,市场空间很大。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更加重视健康,喜欢低糖低油的软欧面包,这正是他所擅长的。不利之处是,因为厦门是一座滨海城市,空气湿度和含盐度较大,这对发面的稳定性有负面影响。此外,商铺租金高,不利于复制推广门店。
得知邓宇钧的担忧后,王江明分析:气候问题配备新风系统即可解决;而经营问题可以采用通路模式,前店后厂,以厂为主,只设一家体验店。只要产品质量过硬,通过与超市合作供货,同样可以获得消费者的认可。另外,不开设连锁门店,从租金、人员、设备等方面节省下来的费用,还可以投入进一步的研发中。这让邓宇钧豁然开朗。
项目落在哪里?王江明选择了厦门云创智谷智慧园区。园区建筑的空间布局很合理:一楼是停车层,干燥、洁净,有效隔离虫鼠等;二楼有开阔的场地作生产车间,同时还有宽敞明亮的店面作为展示窗口,做面包再合适不过了。
更重要的是,云创智谷还有走心的服务。“大陆有许多惠台政策,但是台湾青年往往不能充分理解,如果没有人帮助,有时候填表都不知道填得对不对。”王江明说,在考察对接中,园区工作人员主动详细了解他们的项目,表示园区有适合的活动可以邀请企业免费参加,同时也为后期协助申请优惠政策做准备,这些细节打动了他。去年4月,王江明与邓宇钧的面包工厂“沪尾一号”在云创智谷开张,第一天就卖出了800多个面包。
创业要敢于走出来
记者日前到云创智谷园区采访,园区内一家绿色欧式风格的复古小店很是吸引眼球,这就是“沪尾一号”的体验店。复古橱窗内,整齐陈列着30多种面包。
邓宇钧随手拿起两款面包放到了一张白纸上。“面包含油量越高,纸张就越容易被渗透。”他告诉记者,如今消费者越来越重视健康,选择面包讲究低糖低油。因而,“沪尾一号”推出的产品,全部以无糖无油的标准制作,在保持原材料的口感和美味的同时也保证健康。
“我们500多平方米的烘焙工厂已于去年6月正式完工,当年11月份又通过食品SC认证。园区各方面的保障和支持很到位,让我们能以最快速度进入工作状态。”邓宇钧说,他们与元初食品等本土中高端超市合作,供应范围不断扩大。而主打的软欧面包,也深受年轻人喜爱。
沪尾港是台北淡水港的旧称,取名“沪尾一号”,表明来自台湾。开业以来,“沪尾一号”业绩抢眼,每月营业额都有几十万元。“今年满产的话,我们有信心做到年销售额2000万元。”王江明说。
邓宇钧表示,企业今年计划多元化经营,多渠道拓展通路。一方面借助电商平台,采取线上接单,线下取货的销售模式,扩大供应范围,另一方面则选择合适的产品组合,依托厦门丰富的旅游资源推出伴手礼。
“对于创业者来说,最重要的是市场。而两同根同源,台湾青年未来的市场可落在大陆。”王江明说,台湾青年只有走出来创业,在沟通互动中开拓眼界和思维,才能发现一片新天地。(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何建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