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台湾网及中国互联网协会、全国台湾同胞投资企业联谊会、中国社区卫生协会、台北市电脑商业同业公会、台湾生策会、今日新闻共同主办的2016年第八届两岸互联网发展论坛10月30日在北京召开。图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润生做《大数据与精准医学》主题发言。(中国台湾网 尹赛楠 摄)
中国台湾网10月31日北京讯(记者 王怡然)“假如一对夫妻中的一方患有家族性的遗传病,如果利用基因技术,对他们的受精卵进行基因干预,使他们未来的宝宝不会患上那种遗传病,目前的基因技术能做到这一步吗?”10月30日,在2016第八届两岸互联网发展论坛现场,记者以一个基因技术干预人类生殖的问题开始了与中国科学院院士、生物信息学家陈润生的交流。
“我认为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你说的这是两个问题。第一步,去测量夫妇二人的基因组,去预测他们下一代可能会出现哪些问题,这是简单的,任何时候都可以做。当发现根本性问题,要进行干预这是第二步,这就相对难了,这涉及到要改变父母的基因组的问题,涉及到伦理学、法律学,还有技术的问题,都有待慢慢发展。因为谁授权改变先代的遗传密码,这是一个需要国家来立法的问题,不然随便一个人把自己的遗传密码按自己的意愿改变了,那我们下一代会怎么做?这是一个社会问题,这是要人类社会共同制定的,所以不会允许一个人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做,我不相信这个事情可以做、我是不赞成的。” 陈润生说。
“其实,利用基因技术治病早就有了,只不过我们利用的只是一小块,还有一大块不知道。我们要逐渐地引导大家去发展那一大块,这样我们逐渐做得越来越精准,这时候我们治疗的范围,靶向药物的种类就会大大丰富起来。”陈润生认为,精准医学的核心就是组学大数据和医学结合,精准医学不外乎就是把上世纪破译人的密码以来,所有在分子水平上获得的知识,挖掘这里面和医学相关的东西,用到医学、特别是临床医学来。
“精准医学目前存在着巨大的挑战,其中一个挑战就是遗产密码当中的暗信息。”陈润生进一步对记者阐释说,“在我们的遗传密码里,实际上精确知道规律的,当前只有3%,另外97%实际上我们并不清楚它的规律。现在临床医学用的所谓分子标记以及肿瘤所谓靶向治疗的靶点,全是来自人类遗传密码里这可知的3%,这3%就是我们从中学的教科书里就传达给我们的编码蛋白质的部分。现在我们应当有一个非常明确的目标,去发现人类遗传密码当中那97%暗信息,这97%的遗传密码是不编码任何多肽和蛋白质的。发现它们哪些可以导致肿瘤,哪些可以作为药物治疗新的靶向,这一定会对严重疾患的治疗有一个明显的提高。进入21世纪以后,全世界有四五十个实验室同时在找,来自非编码的这97%是否有产物?结果全都找到了来自非编码的那些转录产物,这就证明非编码序列在不停地工作,其实一定是实现我们迄今为止还不知道的生物学功能。从我搞基础研究来讲,这是个巨大的机会,因为它会为疾病诊断治疗提供全新的方向,会为全新的药物设计和研发提供全新的平台,会为动植物新品种、新性状的培育提供全新的机会。”
据了解,自2015年1月25日奥巴马在美国的国情咨文里提到开展精准医学,精准医学已经在全世界成为一个非常热门的领域,我国也启动了精准医学的项目,经过一年多时间,大约已经确立了60个左右的项目,目前的投资额度已达到12亿。(完)
[责任编辑:李瑞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