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0-27 08:07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小 中 大 转发 打印
中国台湾网10月27日南宁消息 “没有什么词能够像‘国学’一样,超越政治、经济、地域的阻隔,将海峡两岸的文化情感深刻地联结在一起。共同的文化根源使我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同心同德又能够使我们两岸同胞携手同行,列于世界民族先进之林,创造出炎黄子孙的灿烂明天”。
10月26日,第九届海峡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在广西南宁开幕。当天下午,参加论坛的两岸教育界人士就深化两岸教育交流合作议题进行了研讨,呼吁双方借鉴经验,取长补短,携手共进,深耕国学文化,维扬华夏文明。
一、何为“国学”:立国之源兴国之道
究“国学”源头,台湾辅仁大学国文学系教授赵中伟说,“国学”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春官》,“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不过,这里的“国学”,是指国家主办的中央学校,专门培育贵族子弟。
现今所称“国学”,相对于“西学”,为中华文化的总称,即中华学术,涵盖古今。赵中伟说:“一个国家所有的学术,称为国学,就是中华学术、中华文化之总称。”
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郝芳华持相近观点。她认为,“国学,简而言之,就是中国的学术”,“所谓‘国学’,实际上便是中国的传统文化”。
国学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先贤章太炎在《国学讲习会序》中有过一段论述:“夫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也。吾闻处竞争之世,徒恃国学固不足以立国矣,而吾未闻国学不兴而能自立者也。吾闻有国亡而国学不亡者矣,而吾未闻国学先亡而国仍能立者也。”由此可知,国学不仅是立国之源,更是兴国之道。
所以,参加研讨的广西师范大学校长赵艳林作出了本文开头引用的那段论断;郝芳华认为,“国学教育成了体认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赵中伟说,“国学教育的核心是儒学,儒学的核心是经学”,“如果放弃了经学,不重视经学,不仅摧毁了中华文化的根基,且灭绝了国人正念向上的目标方向”。
[责任编辑:孟雅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