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两岸交流专题  >  第五届  >  报道集萃  > 正文

第五届海峡两岸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研讨会印象

2012-10-26 13:38 来源:团结报 字号:     转发 打印

  珍视 瑰宝 开掘

  ——第五届海峡两岸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研讨会印象

  作者:本报记者 秦 维

  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不间断的承继、文化的一体而多元、不间断地传播、吐故纳新、变革前行。中华文化既博大精深,也面临着与异质文化的搏击。对于中国文化“走出去”,我们还没有做好准备,当前最重要的是“中华文化当自强”。—— 许嘉璐

  “端午佳节我们又见面了!”

  6月19日至20日,第五届海峡两岸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研讨会在重庆举行。在80余位台湾学者、40余位大陆学者以及香港学者的身影中,很多熟悉的“老朋友”互道问候。

  由叶圣陶研究会和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等单位共同主办的海峡两岸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研讨会,如今已经是第五届了。与以往不同的是,参加此次研讨会的台湾学者人数竟比大陆学者还多出一倍,这着实让记者深感“意外”。不过,两岸学者间融洽的气氛消除了记者的疑惑,他们笑称彼此是老朋友和新朋友。

  研讨会期间,大家通过主题演讲、大会交流、分组讨论、参观考察、座谈等形式,以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为主题,结合重庆实际,就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抗战文化及其现实意义和巴渝文化等议题展开了探讨。

  珍视    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是我们的桥梁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各个民族不断接触、交流和融合,形成了以多元一体为主要特征的丰富多彩的中华民族文化。客家文化、巴渝文化、闽南文化等日益在两岸文化交流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许嘉璐:

  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主要在于她不断沉积、不断的传播、不断的吐纳和变革。中华传统文化是连接海峡两岸同胞的精神纽带,促进两岸的和平稳定与共同繁荣,经贸往来与文化交流必须并重。两岸学人要用自己的学识、人格、智慧和力量,唤起人们对中华文化的珍视,开掘传统文化的瑰宝,以积极的作为搭建两岸人民的心灵之桥。这是海峡两岸走向和平统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途。

  中国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会主席饶颖奇: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多元一体,不同地域的文化在其中共存、共发展。在台湾50多年来的民主建设过程中,我亲身参与了很多民主政策的制订和民主化的推动,我相信民主的发展绝不会走回头路。在与大陆友人多年的交往中,我深切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纽带和桥梁作用。中华传统文化在漫长的传承和创新中虽然历经沧桑,却始终屹立不摇,不但得到繁衍,而且进一步发扬光大,这充分证明中华文化是经得起任何严酷的考验和挑战的。

  瑰宝 岁月尘土难掩抗战文化

  今年7月7日是抗战70周年纪念日,在抗日战争时期的“陪都”重庆召开此次研讨会更具有特殊意义。

  台湾中华四海同心会秘书长章正:

  任何一个中国人都不会忘记抗战那段历史。正是由于国共两党的亲密合作以及抗日大后方文化志士在学术、艺术、新闻上的成就贡献,对民族精神产生了巨大的鼓舞作用,堪与山河大地永垂不朽。2005年以来,国共两党再次合作,为两岸的交流、合作提供了新契机。两岸同胞、海内外中华儿女应该发挥群体智慧,共同推动两岸统一,开创一个中华民族更恢宏璀璨的时代。

  重庆三峡学院教授陶德宗:

  在血与火的洗礼中孕育的抗战文化,向全世界彰显着中华民族不屈外侮、不畏强敌的伟大精神。今天为了支援三峡工程建设,“舍小家、顾大家、为国家”的移民精神,进一步丰富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我们在今天谈起抗战文化更重要在于体会它的现实意义。

  开掘   传统文化也需要超越精神

  开展两岸学术文化交流,增进彼此了解和信任,是两岸最后走上统一的必经之途;在现有的生活方式中探求中华文化的保存和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与会学者的共识。

  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法研所教授焦仁和:

  百年来,知识分子所进行的诸多探索中,有进步,也有曲折,但是他们的文化进取精神值得我们永远尊重。抗战那段艰苦时代也没有动摇我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今天,我们面临的是一个全新的时代,中国在世界的地位赋予了中国知识分子更多的责任,我们在文化上要有相应的准备,为国家发展提供雄厚的、不断创新的文化底蕴。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民进会员张颐武:

  目前,新的全球意识形态对于中国的影响在加大,在很多青年人的生活中,消费主义意识在增强。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展民族优秀文化,对于不断增强中华民族文化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具有重要意义。这是一个需要创新精神、超越精神的过程。

  开幕式上,许嘉璐委托饶颖奇转赠给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先生一盒由他和高占祥先生共同题写的“和合茶”,意在祝愿两岸和合,中华和合,世界和合!

[责任编辑:芮益芳]

相关阅读:  

涉台常识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