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0-26 12:17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小 中 大 转发 打印
“和”是中国哲学思想的核心理念。
中国传统的各派哲学思想虽然相互之间有着不小的差别,但似乎都以追求天与人、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及天下国家间的和谐为自己思想的终极目标或最高宗旨。如《老子》四十二章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一既可指道,也可指道生万物前那种无差别、无区分的浑然统一的状态。二则指阴阳二气。三指阴阳二气氤氲和合形成的“和气”。万事万物都是由阴阳合和而形成的。显然,《老子》一书中所谓的“和”是指阴阳二气的和合。其实,细读《老子》一书,我们就能悟到,阴阳二气所以能够和合的根本原因还在于,阴阳二气均是源于道的缘故。所以说,道才是万事万物和谐圆融的源头活水。儒家也很重视“和”的思想。如孔子云:“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篇》)孔子的学生有子也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论语?学而篇》)这里所谓的“和”,其含义十分丰富,但似乎都在强调阴阳二气或各种不同元素之间的恰到好处的调和圆融,而不是偏于某一极端。
《周易》综合了儒、道两家“和”的思想,进一步提出了“太和”的观念。用中国传统哲学的术语“太和”表述的就是和谐。乾卦《彖传》云:“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此段《彖传》说辞是在解释乾卦的卦辞“元亨利贞”即所谓的卦之四德中的“利贞”。此处所谓的“乾道”,即指天道。此段是说,天道的变化使万事万物各得性命之正。所谓的性是天所赋予的,而万事万物所受即为命,于是万事万物由此而形成了各自的特性,成就了各自的品性。各种不同的事物因此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事物虽然由于各自的品性而形成了差异,但整个世界并不是杂乱无序、相互冲突、相互矛盾的,而是通过差异或特性之间的协调共处的作用使万事万物并行而不相害,形成了最高的和谐。这种最高的和谐,就是所谓的“太和”。天道的变化使万事万物各得其性命之正,天道的变化能够长久保持最高的和谐,这就是“利贞”。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周易》的核心思想就是追求以“太和”为最高目标的整体和谐思想模式。而且,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彖传》是对乾卦的解说,所以为了更清楚地了解“太和”此一观念在《周易》中的核心作用,我们还须进一步知道,《彖传》对乾卦解说的前半部分。这段解说是这样开始的:“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这是说,盛大的乾元之气是万事万物赖以创生发育的源泉,是贯通于天道运行的整个过程之中的。由于乾元之气得到了阴气的配合,云化为雨水沛然而下,于是万事万物受云雨之润泽而孕育生长,品类繁盛,畅达流行。既然乾卦为万物资始,当然我们可以下这样的判断,即天道就是最高的和谐,就是太和。这里所谓的太和就是本体意义上的了。
中国哲学思想中的“太和”理念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我们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着眼来挖掘其深刻而丰富的内涵。
第一,万事万物源自和谐统一的状态,事物或世界的形成本身就是多样性的统一。这种意义上的“和”不是多数关系者之间的和谐关系,而是形成万事万物的本体或源头活水。“和”的理念在中国有着悠长的历史。对此思想作过明确系统论述的首先当数《国语?郑语》中史伯回答恒公的一段话。恒公其时为司徒,深切地感受到王室兴衰无常,极想知道历史上天下兴衰之由。于是史伯答道:天下兴衰全系一字,即能否做到“和”。和即兴旺,不和即国亡家衰。具体言之,“去和而取同”必亡,“和而不同”必兴。他说道:“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是以和五味以调口,刚四支以卫体,和六律以听耳,正七体以役心,平八索以成人,建九纪以立纯德,合十数以训百体,出千品,具万方,计万事,材万兆,收经入,行垓极。故王者居九垓之地,收经入以食兆民,周训而能用之,合乐如一。夫如是,和之至也。”此段话的关键是“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史伯将“和”与“同”对立起来。所谓“同”就是纯阴或纯阳,或者说以水济水。“同”就是排斥不同的事物,消灭不同的事物。在人事关系的处理上就是唯我独尊,凡是与我气味相投的便是真理,其余的不是异端便是邪说。那么,什么是“和”呢?他指出:“以他平他谓之和。”“和”不是排斥不同的事物,而是允许不同事物或不同文化价值的存在。事物的存在方式就是多样性的。但事物的生存不是不同事物间的简单的排列或组合,而是事物之间要有协调和谐一致的关系。事物的生成便是多样性的统一。此正是史伯所强调的,百物的生成是土木金水火相杂而成,而不是单独的土或木或金或水所能成就的。用现在的话语说就是生命或事物都是由不同的元素有秩序地组合成的。每一个有机体都是多样性的统一。没有这样的多样性,绝对不可能形成多姿多彩的事物和现实世界。这说的就是“和实生物”。每一事物本身都是多样性的统一。
和是万物的源泉并不仅仅是史伯的看法,而是中国历史上众多思想家的基本理念。老子也是这一思想的杰出代表,不过他是在更高的形上学的层面上提升了这一理念。他说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四十二章)道是万物的本体,一切事物产生于道。“道生一”的“一”是一种和谐统一的状态,此种状态是形成万物的原始的本真状态。“二”是指阴阳二气。“三”生万物,事事物物中也就自然而然地含有阴阳二气。万事万物由道而生,最终又将返回于和谐统一的状态,即“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道在老子处就是一种形而上学意义上的或者是事物或这个世界形成之前的和谐的本体,而且这一和谐统一体本身隐含着还未实现的阴阳或事事物物。万物源于和谐统一体,又将返回于和谐统一体之中。又如明清之际的哲学家王夫之曾在其《张子正蒙注》中如是说:“太和,和之至也……未有形器之先,本无不和,既有形器之后,其和不失,故曰太和。”根据他的说法,事物形成之先的宇宙本来即是一最完满和谐的状态,因为其时差异或区别还未现实,还处在一种潜在的状态之中。如果事物形成之后,还能够保持这种和谐状态,这就叫“太和”。他的思想很清楚地表达了这样的看法,即事物是由和谐的状态派生出来的,“太和”既是形成事物的源头活水,也是保持事物既成状态的基础。其实早于王夫之的哲学家张载就明确地说,“太和”是现实世界的源泉。他说道:“太和所谓道,中涵浮沉升降、动静相感之性,是生缊,相荡,屈伸之始。”(《张子正蒙?太和篇》)和谐完满的状态本来是事物形成的源泉。显然,在张载看来,道就是太和,太和亦即是道。
西方哲学思想强调认知的模式,竭力主张将人和认识的对象割裂开来,将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区分开来,把外在的自然看作是征服的对象。这样的思维模式自有其合理性。但问题在于,一旦我们将其割裂或打开,那么就永远没有可能再将其整和起来。与此不同,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从不主张这样的认知模式,而是主张天人合一、知行合一。和谐完满的状态才是最高的思想境界。差异当然也很重要,但差异是隶属于和的,它们是和的另一种暂时形态,而且差异最终还将返回到和的状态中去。
第二,和并不仅仅是事物的源头活水,是形成万事万物的本体,也是事物或世界存在、生存和发展的一种最佳状态。在事物形成之先,差异只是潜在的;事物既成之后,差异性也随之出现。任何特定的事物、任何特定的人都是特殊的,即都具有其独特的个性或差异性。但这种个性或差异性不仅仅是存在于个别事物之中。如果囿于某个独特的事物或人,我们就将永远也不能理解什么是真正的个性或差异性。因为所谓的差异性是在与其他事物和人的比较中才会显现出来。事物因为其他的事物而显现出自己的差异性,我的个性也只有在与你和他人的比较中才能彰显出来。如果这个世界只有一个事物或孤零零的个人,其个性或差异性也就相应地不存在了。此种情形在人类社会中更是明显。人的本质并不仅仅是他的差异性或个性,因为每一个具体的人都必然地反映出他存在于其中的社会关系的性质,他是这种社会关系的本质的体现。每一个人越是把自己投射到其他人身上,他也就越因为其他的人而成为了自己。我的特性因为他人的特性而实现或彰显。没有了他人的特性也就必然地没有了我自己的特性。所谓的孤立的人的特性只是我们一相情愿的抽象的产物。因此个人的特性因为他人的特性而存在,所以事实也就是个人的特性是与其他人的特性互相渗透、互相弥漫的。这就是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存在的价值因为有了你而实现,你存在的价值也因为有了我而彰显。任何个人、任何国家作为地球村的一员,是与其他人和国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部分不能脱离整体,而是与整体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只有在整体中才能生存和发展。
强调自身的价值或利益在一定的范围或一定的程度上是有其合理性的。但是过分地强调自己的价值或利益,将会导致自我中心主义、唯我独尊、唯我独优、霸权主义、单边主义。单边主义或霸权主义依靠强大的物质力量可能会得逞于一时,取得短暂的胜利,但由于它切断了自己与他者的关系,因此自己的个性也就丧失,严重地妨碍了人际间的交流和沟通,更严重者会导致冲突或战争,结果损伤的是自己的利益。这样的人或集团实质上是在以人类为敌,自以为强大到天下无敌,其实他们就像一支受困在堡垒中的守军,四面楚歌,毫无逃生的希望。除非与他者和谐相处,把整个世界都包容在自己之中,我们才能获得真正的生命的希望。因此,我们应该时刻牢记庄子的话:“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张载的“民胞物与”也应该成为我们永记心头的座右铭。人民都是我的同胞,一切物体都是我的朋友。张载指出,事物之间是处在普遍的相互联系之中。他说道:“物无孤立之理,非同异、屈伸、终始以发明之,则虽物非物也。事有始卒乃成,非同异、有无相感,则不见其成。不见其成,则虽物非物。”(《正蒙?动物篇》)这就是说,任何一个事物都不是孤立的,都处在与其他事物的密切的联系之中,不通过事物之间的同异、屈伸、终始等关系的比较,那么事物也就不成其为事物。事物之间是相互影响的(“相感”)。如果没有这样的相互影响和相互联系,就会事不成事、物不成物。
[责任编辑:张瑞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