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0-28 11:07 来源:民进中央宣传部 字号:小 中 大 转发 打印
一、澳门简介
澳门特别行政区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位于中国广东省东南沿海的珠江三角洲,与香港相距60千米,距离广州145千米。
澳门是一个国际化的都市,几百年来,一直是中西文化融和共存的地方。澳门的面积很小,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也是亚洲人均收入比较高的地区之一。
自1999年12月20日起,澳门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在“一国两制”政策的指引下,澳门实行高度自治,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澳门特别行政区由澳门半岛和凼仔、路环两个离岛组成,总面积共292平方千米,其中澳门半岛93平方千米、凼仔67平方千米、路环76平方千米、路凼填海区56平方千米。
澳门人口约有544 200人,其中大部分居民住在澳门半岛,两个离岛人口较少。澳门居民以华人为主,葡籍及其他国籍人士只占6%左右。
二、澳门医疗环境
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公共卫生设施在亚洲各国及地区中居已发展之列。澳门的气候适宜,并无地区性的疾病。澳门特别行政区提供的医疗卫生服务是来自多方面的,主要可分为政府及非政府两大类。政府提供的医疗服务包括以提供初级保健为主的卫生中心和提供专科服务的仁伯爵综合医院(俗称山顶医院)。非政府提供的医疗服务又可分为接受政府和团体资助的医疗单位,如镜湖医院、科大医院、工人医疗所、同善堂医疗所等,以及各类私人诊所及私人化验所。除西医外,澳门还有不少中医师。
三、澳门的医疗卫生历史简介
1575年,澳门第一任主教加利诺(DMelchior Carneiro)写给耶稣会会长的信中有这样的一段话:“我刚一到此,便开了一间医院,收容很多基督徒和异教徒为病人。”加利诺在中国建立了最早的欧洲式医院。该医院最初被命名为“救贫医院”,其后改名为这几个世纪以来人所共知的“白马行(SRafael)医院”。现时,该医院已不存在,人们只能从其位于市中心现已辟作葡萄牙驻澳门总领事馆的美丽建筑物去怀缅过去。
加利诺在信中还提到他在抵澳后的最初几年中在慈善救济工作方面所作出的努力。他的这番话以及他按利安娜(DLeonor)女王创立的模式在澳门所建立的慈善体系,肯定了葡萄牙人在中国口岸定居初期在澳门医疗及慈善援助方面所扮演的先锋角色。
该医院在成立之初,亦设立了第一个为最需要保护和帮助的麻风病人服务的部门,原因是当时这种疾病十分普遍,但病者却不为家人和社会所接纳。
已有报道称,早在17世纪,圣保禄(SPaulo)修道院内就设有一间医疗所,帮助修道院内的信徒及外来的病人。这间医疗所主要是为基督徒服务,但缺乏运作条件。据估计,当时的医疗所设有60张病床,并由只具有基本的外科和药物经验或只对轻伤和小病有点儿认识的修士料理。其中一名药剂师在1625年12月21日写给会长的报告书中为其失职作出忏悔说:“虽然我能成功地进行某些治疗,但由于知识不足,亦犯了许多错误,且其中一些还是十分严重的。本人深感难过,特别是那三宗我已告知阁下的事件”,“在那些年间,澳门仍然没有一位具有权威的正式专业医生,可对治疗中的错误作出补救,或向死者家属或监护人解释病人致死的原因”。
在19世纪中叶,澳门有三间葡萄牙人开设的医院:仁慈堂医院(后被称为“白马行医院”),风堂医院和军人纪登努医院(Jose Caetano Soares)。
在19世纪时,由于当时流传着“中国人若在葡萄牙人的医院去世会给城市带来灾难”的谣言,因此,华人经常被拒之门外。至此,除风堂医院接受麻风病患者外,其他的医院几乎都只接纳基督徒入院。其实,这种对待上的差异只是由当时的官员们为一己之欲望而定下的潜规则,以及城市和地方势力的划分所造成的。
随着香港同类活动的开展,澳门的华人社团亦自发组织起来,成立了最初的社会慈善机构。1868年,同善堂慈善会成立。1872年,澳门的第一所华人医院——镜湖医院成立。镜湖医院最初只提供中医服务,与葡萄牙人的医疗服务毫无瓜葛。由商人团体创立的这种慈善组织为其开展的其他形式的慈善活动带来了不少方便,如教育、济贫和防治流行病等。
其实,早在1667年澳门开始常驻军队的时候,就已经有为军人建立专门医院的需要。最初,所有患病士兵和军官都被送往仁慈堂的救贫医院接受治疗。但是,由于医院不能接纳骤然增加的病人而发生冲突。正如1787年仁慈堂行政会就曾向相关部门投诉道:“‘救贫医院’由本会创立和主持,已几乎不能再接纳更多的贫困病人……而只能让他们忍受痛苦。”经过多年的请求、申诉和协商,最后终于决定为该院兴建附属的军人病房,军人迁到改作此用途的岗顶旧修道院。这座修道院与岗顶教堂相邻,曾用做营房的旧大楼可容纳68张病床。数年后,这里的接待人数每年达700人次,而且全都是军人。
1874年,仁伯爵军人医院成立,这幢宏伟的建筑物坐落于加思栏的山丘上,可容纳80张病床。这所医院落成启用时正适逢圣若宪子爵(SJanuario)管治澳门,因此当局随即引用总督的名字来命名医院。随后,便将1857年在岗顶兴建的旧军人医院的财产和病人转移到这所新医院来。
仁伯爵军人医院的启用是旧有设备不能满足实际需求的结果。这座宏伟的建筑物由加华路上尉(Dias de Carvalho)工程师及伯朗男爵(Barao do Cercal)共同负责设计。伯朗男爵是市政厅副主席,也是当时澳门日常生活中举足轻重的人物之一。据设计者所言,这所医院的设计灵感来自比利时的一所医院。该医院有三个病房,共可容纳60张病床,此外还有为囚犯和军官而设的隔离病房、治疗室及房间等,共有100张病床,从一开始已能完全满足军队的需要。
当时,替代旧军人医院的政府总医院已开始接受葡籍市民和其他病人,虽然病人仍以军人为主。在该时期,政府亦致力于重组澳门的医疗服务,以便能照顾更多有需要的市民。即使如此,政府部门和华人医院实际上仍无任何联系,华人仍然甚少涉及西方医学及其设施。
地区内的冲突和为逃避中日战争而蜂拥入澳的难民及后来日本侵占香港使情况更加恶化。在那艰苦的岁月里,各所医院和慈善组织都尽其所能以减轻这场灾害带来的痛苦。
战后时期,在医疗卫生领域内产生一种新的哲学。政府积极参与医疗卫生建设,提供大量的医院及医疗服务,使其彻底摆脱了过去的单一慈善救济方式。1984年的施政方针显示,澳门决定建立一个综合的医疗卫生体系,从此政府医疗卫生体系踏入了重要的发展阶段。
这项政策落到实处,就是基层护理网络的建立及仁伯爵医院的重建。
[责任编辑:张瑞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