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两岸交流专题  >  第六届  >  嘉宾观点  > 正文

杨华基:闽台文化与中国现代化

2012-10-28 11:59 来源:民进中央宣传部 字号:     转发 打印

  福建地区和台湾地区的文化都源自中华传统文化。闽台之间的“五缘”关系形成了闽台“共同文化区”。闽台文化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闽台文化源自中华传统文化 

  在福建这块土地上,很早就有古人类生存。经过来自国家文物局、中科院、北京大学、中国文物研究所、台湾地区和本省的一批古人类学专家严谨、认真的考察和研究,并经我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学泰斗贾兰坡院士鉴定,在福建三明市的万寿岩发现了距今三万多年的人类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专家们认为这处遗址是“人类起源的重要物证、人工建筑最早的实物遗存,十分珍贵”。2001年,万寿岩遗址的考古发现被评为“200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这些古人类后来有的分布到福建沿海,有的通过闽台之间的“东山陆桥”步入台湾,创造了后来的新石器文化。在福建沿海的平潭、金门、闽候、东山等地,考古学家也发现了距今5 500年之前的以闽侯昙石山文化为代表的东南沿海人类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在昙石山清理出80余座新石器时代墓葬和一批石器、陶器、具器、骨器等珍贵历史文物。昙石山文化遗址和万寿岩遗址在2001年6月同时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些最早的闽台地区的古人类后来形成了古百越族原住民,但人数不多。福建地区人口增加主要来自中原。西晋(265—316)末年时,中原大乱,一大批民众南迁至闽。到了唐初陈之光开漳(669)和唐末王审知入闽(885)建立闽国,中原又两次大移民至闽。自此之后,福建居民才逐渐避开兵祸,发展农业生产和海上贸易,经济获得了巨大发展,原住民和中原来的民众逐渐相互融合,人口得到增加,形成了福建民系,福建地区的文化也随之逐渐繁荣。中原地区的传统文化在福建比较完整地保存了下来。比如,现在说的闽南话,有阴平、阳平、上声、阴去、阳去、阴入、阳入七个声调,大体上同古汉语声调系统里的平、上、去、入相同。闽南话不仅留存了中原地区的古音,而且还留存了许多普通话和其他方言所没有或少有的古语词汇,如伊(他)、走(跑)、鼎(锅)等。闽南话同时也留存了一些古百越族语言的痕迹。随着华侨华人走向世界,现在全球讲闽南话者已达六千万之众。美国在1977年发射“旅行者二号”宇宙飞船时,携带了录制有世界上60种语言的镀金唱片,其中就包括闽南话。闽南话已超越方言区,在全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以闽南话为载体的文化遗产也得到了较好的保存和流传。 

  闽文化的鼎盛在北宋末年至南宋。唐宋时期中国古代社会由前期向后期过渡,到了北宋末年,文化落后、承担不了发达的中原文化的金人入主中原,中原传统文化岌岌可危。在这攸关中原传统文化兴亡断绝的关键时刻,福建学者杨时、游酢到河南“程门立雪”“载道南归”,三传而至朱熹,在闽、浙、赣之武夷山一带形成新的中国文化重心。当时的大哲学家张栻说:“当今道在武夷。”到南宋末年以后,朱子理学“自南而北,而迄于东西,不局于一方,不限于一时,源远流长,汪洋澎湃”(清张伯行语),传至全国,以及日、韩等东方诸国,并传入西方,成为“东亚文明的体现”(日本岛田虔次语)。从二程到朱熹,建构理学的一个共同基本功,是表彰《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致力于编定一套治人救世、教授生徒急需的教材“四书”,并提出明天理、正心术、崇节义、励廉耻、立纪纲、振人心以及存理去欲、爱养民力、任贤使民、爱民恤民等整治社会的主张,目的在于用儒学传统的理论思想和道德观念重新统一人们的思想,重建道德观念,拯救社会危机和思想危机,为全民族全社会重建精神支柱,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福建的学者为此作出了很大贡献。宋元两代福建著名理学家共154人,连周边各州郡共达580名,当时的确是“中原文献,十九在闽”,“朱子门人半天下”。当时闽学学派,不但人数众多,且大多学问渊博,著述宏富,成就卓著。据统计,宋、元、明、清四朝,全国从祀孔庙的理学名贤35人中,福建就占了13名,即李纲、杨时、游酢、胡安国、罗从彦、李侗、朱熹、黄干、陈淳、蔡沈、真德秀、蔡清、黄道周。以孔孟为代表的传统儒学,经过闽学诸儒的整理和重新阐释,才得以发扬光大。为此,蔡尚思(已故复旦大学教授、著名中国思想史专家)作诗云:“东周出孔子,南宋有朱熹,中国古文化,泰山和武夷。” 

  南宋时期的福建,不仅拥有朱子理学的崇高学术地位,还因当时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移,东西贸易路线从陆上转移到海上,随着海外交通贸易的发达,刺桐港(今泉州港)成为东方第一大港,闽南成为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交融的先发地区,闽南文化在吸收海洋文化的同时,以和平的“海上丝绸之路”,率先将中华文明传播到世界各地;到了明代,随着郑和下西洋以及明末清初闽人大量渡海迁徙,福建文化在台湾地区和东南亚各地繁衍发展。近代,海外侨胞也将不同的文化带回福建。福建文化在交流中保持中华文化优秀传统的同时,也走向兼容并蓄,走向崇尚传统与吸收创新、安土重迁与海外移民、开拓拼搏与冒险犯难、重名尚义与务实逐利等性格的统一,无不体现福建文化守成与开放的兼容性品质。 

  由于福建地区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有如此密切和特殊的关系,在闽南地区又保留了很多的中原传统文化遗产,国家文化部组织专家学者经过认真调查论证后,按照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设立国家级民族民间文化生态保护区的要求。2007年6月,国务院批准在泉州、厦门、漳州设立“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这是我国首个文化生态保护区。目前,保护区建设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展开。 

  “五缘”关系形成闽台“共同文化区” 

  闽台之间源远流长的文化联系,可以追溯到遥远的远古社会。古地质学证明,在地缘上闽台同属于亚洲大陆板块,台湾岛本是华夏古陆的一部分,台湾山脉是福建山脉的延伸。由于地球曾经多次发生海侵、海退现象,台湾与大陆曾出现多次被海水分隔后又重新连接的情形。在福建南端的东山岛至台湾南部,存在着一条东西走向的海底隆起地带,把东山岛、澎湖群岛联结起来,即学术界所说的“东山陆桥”,所以在台湾与福建时连时断的时期,闽台间的水道几乎可以涉流而渡。从考古资料来看,三万年前的台湾最早的古人类“左镇人”和稍后一些的“长滨文化”的主人都是经由福建步入台湾的,表明台湾古人类文化从发祥时起就是以大陆为渊源的,尤其是以福建为起点。这些早期远古时代通过涉水而渡到达台湾的古人类带去了各种石器制造技术。春秋战国时期福建境内善于航海的闽越族就常常航行于海峡两岸之间,部分东渡台湾形成台湾今天的闽越族。伴随着这些早期的移民过程,这些远古移民在台湾岛的这片未经开垦的土地上耕种经营,逐渐形成今天台湾原住民的早期雏型。 

  在中国历史上,大量的中原汉族人口为避战乱向南迁徙,通过福建沿海向台湾移民,从而形成台湾社会人口的主体部分。据有史可查以来,共发生过五次大规模的迁徙活动:第一次是在明朝天启年间(1621—1628)福建漳州人颜思齐和泉州人郑芝龙带领闽南人,以台湾北港为中心,开发台湾本岛。第二次是在明朝崇祯六年(1628),郑芝龙归顺明朝,当上了明朝的官吏。郑芝龙在当时福建巡抚熊文灿的支持下,召集福建沿海饥民数万人,“人给银三两,三人给牛一头,用船载至台湾”,让他们定居下来,开垦荒地。第三次是在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殖民主义者手中夺回台湾,并在台湾建立政权,实行“寓兵于农”的政策,鼓励屯垦开荒。据史学家估计,当时有二十余万闽南人前往台湾,他们主要分布在台湾西部地区。第四次是在施琅收复台湾后,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清政府设立台湾府,将其划入福建省进行管理。在此后两百余年间,大量的以闽南人为主的福建移民和闽西、粤东的客家移民前往台湾,他们的足迹遍布台湾全岛。第五次是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大陆再次兴起移居台湾的热潮。据不完全统计,从1946年到1949年,就有177万大陆人移居台湾。调查资料显示,台湾人口中,83%来自福建闽南(以漳泉为主),15%来自闽西和广东(以客家为主)。在福建移民进入台湾的过程中,与移民过程如影随形的是福建文化的延播。闽台文化关系正是在移民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闽台文化关系形成的最重要因素。大规模移民前往台湾,由于血缘关系的紧密性和广泛性,不仅带去了家乡的土语方言,同时也带去了原有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因此台湾民间盛行的基本就是闽南文化。 

  上述事实充分表明,闽台之间“五缘”的关系是客观存在的,不容抹杀的。一是地缘近,闽台隔海相望,是大陆距离台湾本岛最近的省份,福建的平潭岛距离台湾新竹仅68海里。二是血缘亲,台湾同胞有80%以上祖籍在福建。三是文缘深,闽台两地语言相通、民俗相近,福建的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等祖地文化在台湾有着广泛影响。四是商缘广,闽台经贸往来历来十分密切,目前国家批准的4个台商投资区都在福建,在闽落户的台资项目有9 300多项,累计吸引台资超过126亿美元,在全国排第三位,农业利用台资居全国首位。五是法缘久,台湾从宋朝开始在行政区划上就属福建一部分,直到清朝光绪十一年也就是1885年,台湾才单独建省,还称为“福建台湾省”。福建还要管台湾三件事:一是教育(清朝《吏部则例》规定,台湾府学、县学的训导、教谕,出缺时先从福建拣补);二是重要文件传达,朝廷与台湾的文件都要由福建转送传达;三是转移支付,朝廷每年给台湾白银44万两,其中22万两是中央的海关税,还有22万两是福建的地方税,现在叫转移支付,那个时候叫协银,目的是帮助台湾的发展,一直给到1895年日本强迫清政府割让台湾岛为止。 

  “五缘”关系使闽台两地形成一个共同文化区。福建文化是台湾文化的祖地文化。在福建,保留了众多历史上反映福建与台湾之间政治、经济、文化交往交流,以及体现两岸同胞同宗同源的亲缘关系,并且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等方面的各类文化遗产。主要有:与台湾史前文化有相同元素或承袭关系、反映台湾与祖国大陆地理关系变迁的史前遗址;反映祖国大陆传播到台湾或是台湾传播到祖国大陆的宗教信仰、民间信仰、习俗及各种行业史迹等;反映台胞迁徙进程或祖籍史迹;与近现代台湾名人、历史文件有关系的史迹;台胞在祖国大陆捐建的各种公益设施或创办的有影响的实业旧址。经过有关部门普查,福建省共登记涉台文物1 076处,其中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2处,设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78处,县(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353处,是大陆地区涉台文物大省。这些文化遗产以及其他诸多至今还具有旺盛生命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口头文学、民间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传统手工艺等),充分体现和证实了闽台之间的“五缘”关系,是联系两岸同胞民族感情的重要纽带,受到海峡两岸同胞及海外华人华侨的普遍关注,是实现祖国统一的历史基础。 

  闽台文化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意义 

  中国现代化的过程是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以福建文化为中心的闽台文化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在实现中国现代化的过程中有以下三个“促进”的重要意义。 

  (一)促进现代化建设科学发展 

  由于特殊的地理条件和人文环境,使福建文化对中华文化不仅具有传承性和持续性,而且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因而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凝聚力。这种鲜明的特质,使福建人民在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具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强烈追求,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形成了“活”“和”“创”“韧”的基本经验。“活”是发展之源,就是活力、动力;“和”是发展之基,就是和谐、和睦、合力、包容;“创”是发展之道,就是创新、创造、创业;“韧”是发展之要,就是锲而不舍、持之以恒。从而使全省现代化建设又好又快地科学发展。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全省国内生产总值在全国的位次由原来的第23位上升到第11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也由第24位上升到第8位。 

  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战略的实施,为福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新机遇、新优势、新途径。在新形势下,福建将继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解放思想求先行、以人为本求先行、好字当头求先行、持续运作求先行,不断推动城乡生态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协调发展。海峡经济区,一个崛起于中国东南沿海的经济板块,势将成为科学发展的先行区,成为两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先行区,成为中国最具开放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地区。 

  (二)促进中国与世界和谐发展 

  福建是中国的重要侨乡之一,旅居海外的华侨华人人数众多,分布广泛,据2006年侨情调查资料显示,闽籍华侨华人总数1 26462万人,分布在全世界176个国家和地区。华侨华人牢记中华传统文化,不忘祖宗,不忘传统。就如邓小平同志说的:“他们希望中国兴旺发达,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福建的华侨华人善观时变、顺势有为、合群团结、豪爽义气、落地生根、事业有成、恋祖爱乡、回馈桑梓,为居住地和祖国的发展繁荣作出了积极贡献。改革开放以来,华侨华人资本成为福建引进外资的主体,华侨捐赠极大地促进了侨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同时,“侨”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成为中国与世界各地友好交往的重要纽带和桥梁。他们在世界各地积极开展华文教育,传播中华文化,宣传中国与世界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的理念,积极配合中国开展外交工作和“反独促统”的斗争。通过他们的卓有成效的工作,有力地促进了中国与世界的相互了解、和谐发展,为祖国现代化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三)促进海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目前,中华民族复兴正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也正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不仅要有两岸经济交流合作的支撑,还应当大力推进文化、教育、体育、科技、卫生、宗教以及工人、农民、青年、妇女等各领域各界别的交流合作。为促进两岸同胞的相互了解与认同,尤其要大力开展以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为主线的文化交流,使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发扬光大。这样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才能获得生生不息的动力。 

  福建提出建设科学发展的先行区、两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先行区,就是要充分发挥闽台“五缘”的优势,以闽台文化为纽带,努力形成人员往来更加密切、同胞感情更加融洽、合作领域更加广泛、经济关系更加密切、文化纽带更加坚韧、共同利益更加扩大的新格局,促进两岸交流合作大发展,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我们应与台湾同胞共同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局面,共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者任职于福建海峡文化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张瑞宸]

相关阅读:  

涉台常识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