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两岸交流专题  >  第九届  >  领导声音  > 正文

冯骥才在研讨会上的演讲全文

2012-10-28 11:36 来源:民进中央宣传部 字号:     转发 打印

  (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协主席冯骥才在第九届海峡两岸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研讨会暨第四届中国介休·清明(寒食)文化节上的演讲全文) 

  尊敬的罗主席、饶理事长,今年我们已经是第四次在绵山举行文化论坛,我们在清明节的源头探讨清明节的意义,也探讨了我们中华文化的一个终极价值,这次有点儿特殊,是海峡两岸四地的学者一起探讨,一起探讨的本身就显示了一种价值,就是中华文化的价值。可以说,作为清明节的故乡绵山,它是我们中华民族一个共同的精神家园,今天上午我们也感受了一场清明雨,借用了杜甫的一句诗——“好雨知时节”,这个雨的确不同于一般的雨,“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的雨是不影响人游玩的,所以今天在细雨霏霏里,我们还是载歌载舞,很有诗意。 

  以前也有和香港、台湾的学者探讨清明的意义,我们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谈我们的节日文化?我们有一个特殊的背景,它跟大陆上社会的发展分不开,也跟整个中华民族面临的背景分不开,也跟人类的背景分不开,因为人类的文明史上,其实是两个阶段,一个是从渔猎文明进入农耕文明,还有一个转换就是从农耕文明进入到工业文明,现在整个世界都从农耕文明进入工业文明,那么大陆上的整个社会是从原有的、比较封闭的经济体制进入市场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这个时代在转换的过程中,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文化的传承、文明的传承,人类的文明史也是这样,我们从渔猎文明进入农耕文明,我们留下了不多,因为那时候人类没有一个文化保护的自觉,人类文化的历史照我来看是三个阶段:一是自发的文化;二是自觉的文化,比如说,我们一开始做陶器,往岩石上刻画的时候是一个自发的文化,但变成绘画的时候,就是一个自觉的文化;三是文化的自觉。进入了文化的自觉,才有了文明的进步。 

  现在国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四级保护的方式:县、市、省、国家。国家一级的名录,现在有近1400项,有严格的保护名录标准和方法,同时我们对于每一个名录的传承人,国家要给予支持,最近我们确定的就是把每一个国家级传承人的贴补由每年8000涨到10000元人民币。所有四级的将近6000项,国家要拿出一大笔钱来支持文化的传承。为什么要支持?就是因为我们的文化里,有我们民族的精神,有我们一代一代道德的准则,我们终极的价值观,我们独一无二的审美,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是我们血液里的DNA,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流着这样的血液。比如,春节的时候,如果你在美国,大年三十一定要给家里打个电话,声音绝对不一样,因为你文化的DNA在你的血液里发作了。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世界上很多古代的文明,不管是玛雅文明还是埃及文明,他们中断了,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 

  当然,我们保护我们的文化,还是为了保护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因为中华文化最根本的本质、中华文化的灿烂就是文化的多样性,所以我曾经说过,经济是全球化的,文化的走向恰恰相反,应该是本土的、多样的。因此,我为我们中国的知识分子感到很骄傲,因为有成千上万的知识分子在第一线默默无闻。举几个例子,比如2000年我曾经给一个摄影家举办一个展览,在我的大学,这个摄影家20年以前知道长江会发生改变,他把他徐州的一个影楼卖了,用他全部的家当买了一条船,在长江里漂了20年,为什么?为了把这条母亲河最后的形象留下来。还有一位摄影家姓李,没结婚,背着很沉重的照相机,肩膀都歪了,我们现在中国很多古村落都消失了,但是数十万张照片在他的暗箱里,他们都感动了我。比如内蒙的杜玉桥,成年累月地背着一个布包、几本字典、十几个药瓶、一个破相机、一个录音机,调查草原民居,前些日子给我打电话,说实在走不动了,我说那你就整理吧,也该整理了,你的事情还得有人接着干。所以我为我们知识界的精神感动,这就是文化人的精神。我们凭什么坐在这里说明?凭着我们对人类文明的责任。我们没有这样的文化责任,没有这样的良心,我们凭什么坐在这儿?我们探讨、追求什么?我们今天在这里探讨我们的清明节,这是一件非常认真的工作。 

  关于清明节的讨论,蔡继明先生做了很多工作,我们的很多节日是不放假的,比如大年三十还在上班,那个时候知识界就提出,应该三十放假。另外几个非常重要的节日,端午、中秋、清明应该放假,当时蔡先生给政府提出很多建议,我们一起努力,最后国家同意放假了,放假并不等于我们多一个假日,放了假的节日还是节日,因为节日的内涵跟假日的内涵是不一样的,假日是国家给公民的福利,节日是有文化承担的。所以当时我跟蔡继明先生商量,怎样把放假的节日真正过成节日?这个论坛跟当时的研究有直接关系,我们那时候讨论一些问题,第一次讨论就是清明节的历史内涵,清明节有哪些风俗,我们重温节日历史。第二次我们讨论节日的现状,还有回归和复兴的问题。我记得我把节日分两类,春节、清明和中秋分一类,我觉得国人过这样的节日有这样的情怀。去年我写了一篇文章,要从文化角度看春运,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为了过节,1亿2千万人非要回家过年,这是什么力量?这是真正文化的力量。但是还有一类节日,比如七夕、重阳、元宵、端午,这些节日往往是局部的、可有可无的。第三次讨论的就是清明的传承,如何传承。我认为,要在节日中享受节日的文化,老百姓就是享受节日,我们探讨了很多这样、那样的话题,但是这一次讨论什么话题呢,我想讲一讲关于清明的问题,因为今天是一个清明文化论坛。 

  我们怎样看清明的文化?清明节是在农耕社会形成的,不管这个由头是哪来的,人们只要把它确定为节日的时候,它就是约定俗成的,不是法定的,是自然积累的。人们要把自己各式各样的生活理想、愿望、情感往这里放,不仅放,还得约定俗成,要共同认可才能成为节日。那么我们中国人在农耕社会里,我们往节日里放进了什么东西?我们现在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是七大节日,不包括少数民族的节日。放进了什么?主要放进的是人间的亲和与大自然的亲和。在古代,那时候没有城市,更没有城市化,人和自然是亲近的,或者说人是在自然之中的,而且人生活的节律是按照生产节律,而生产节律又和大自然的节律分不开,春天就一定要播种,夏天一定要耕耘,秋天一定要收获,冬天一定要储藏,跟大自然的节律是一致的,跟人的生活节律也是一致的,所以人更依赖于自然,人和自然的感情是一致的。我们的七个节日,清明是一个节气,端午也在这个节气里,七夕、重阳、元宵都是我们的节气,都是我们大自然运行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节点,也是人生活中一个重要的节点,特别是春节。 

  所有节日里边最重要的是春节,因为春节要把过去的一年送走,迎来新的一年。在这个时候,人一定要把所有对生活的愿望、向往、情感、追求,包括审美,全放到这个节日里,让它充分地表现。所以在这个节日里,除了要放进对自然的亲和,还要放进人间的亲和,比如团圆,所有节日里,团圆是第一主题,中秋是团圆,元宵也是团圆。三十之前我们所有忙的事情都是往家里忙,到了三十晚上,最重要的是吃年夜饭,不许外人进来,三十一过,只要放过那个鞭炮,初一首先给最近的人拜年,然后给亲友拜年,逐渐走向社会。大年三十的晚上就是一条线,这条线中间最重要的点就是团圆,它是中华民族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还有就是人的亲和,人和人之间的忠诚,当然更广泛的,我们刚才讲到了屈原、介子推等等,很多价值观的东西都在节日里,所以节日文化里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是我们民族的亲和,这是中华民族的气质。所以知识界提了一个想法,说中华文化怎么走出去,我有一次开会讲了一句话,中华文化怎么走出去?春节走出去就行了。文化走出去,文化是人带出去的,只要我们的唐人街里过春节,外国人和我们中国人过一次春节,他就知道什么是中国人,中国人追求的是什么。我们追求的是家庭的团圆、和谐、人和人之间美好的感情,人对人之间的忠诚,还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就是我们中国人的人文形象。 

  清明节实际上也是这样的,所以我想,我们的节日里边,比如说清明节,无非就是两个内容,一是人间的内容,对先人的怀念,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很美好的人间追求;还有就是对大自然的追求,就是人和自然的亲和,就是刚才我们讲过的插柳、子推宴等等,很多民俗都是为了表现我们跟自然的亲近。我非常赞成仲呈祥的观点,就是顺向,怎么样过好我们现代的清明节?一切节日的创造都应该是顺向的,不应该是反向的,就是说你必须符合我们节日文化的本质和它的特性。为什么说春晚这样的节目能够占有重要的位置?就因为春晚是顺向的。不仅仅城市要看春晚,农民更要看春晚。春晚为什么是顺向的?它有三条符合规律,一是一家人合起来看电视,符合团圆的气氛;二是它以笑为主,东西掉地下都要说“碎碎平安”,赵本山也好,姜昆也好,冯巩也好,都受惠于春晚,所以我说如果没有春晚,也没有那么多笑星;三是它是过十二点的,中国所有的晚会没有超过十二点的,但是春晚的节目必须超过十二点,不超过十二点,大家会觉得不满足,它符合中国人守夜的习惯。所以春晚是顺向的,它在中国节日的文化里边立足了,特别是在社会转型期间,我们传统的一些春节民俗逐渐稀薄的情况下,它补充上去了。有一点很有意思,春节里边所有的民俗都是可以参与的,因为民俗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参与性,比如我要涨工资,可能我就多喝两杯,但是电视晚会是不行的,他给你看什么你就得看什么,所以必然会引起人们对节目的不满,这就是风俗之间产生的问题。所以我们静下心来研究,我们就会找到很多不断充实、不断发展的传统文化。 

  在谈我们自己节日的时候,我们也正处在跟世界文化大量接触的时期,我们不能够拒绝外来的文化。接受外来的节日并不坏,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是接受外来的节日,但是我们不能妄自菲薄。我想谈一个小的问题,现在我们的节日文化有一个问题需要注意,最早的时候,十年以前,只是个人对文化的自觉,经过十年的努力,逐渐被国家和政府认识到,有了国家和政府的自觉,现在国家一些很高的领导人也强调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我们是个文化的大国,有自己的文化尊严,是地球上真正最大的东方书香门第,文化上的珠穆朗玛峰也在中国,我们是引以为豪的,我们是骄傲的,所以必须产生自己的文化。现在国家有了这样的意识,有了国家的文化自觉,也就是专家的文化自觉转化为国家的文化自觉,我觉得这次是很盛大的。但是只有国家的文化自觉是不够的,必须要转化为全民的文化自觉,这个社会的文明才能进步。然而,国家的文化自觉转化为全民的文化自觉上逐渐出现一个障碍,就是我们很多的文化遗产,包括我们的节日文化,还停留在政府和专家的层面,而没有真正介入到老百姓的生活,这是我很忧虑的,它必须是一个全民的,在“两会”上我也讲了一个问题,可能跟我们某些地方把文化和政绩结合太紧有关系,或者在某些地方把一些文化遗产,特别是当一个文化确定为文化遗产了,它有了资源价值的时候,把它介入产业有关系,把它作为一个发财由头有关系,它最重要的价值没有发挥出来。我想留下一次我们的论坛,我要出一个题目,就是如何把国家的文化自觉转化为全民的文化自觉。 

  我看过宋代的人写的词,写的是清明,那个清明使我印象极深,一到清明节我马上想起来: 

  他皆携酒寻芳去,我独关门好静眠。 

  唯有杨花似相觅,因风时复到床前。 

  他就写到清明那一天人和自然的关系,我觉得古人不仅创造了非常美好的文化,而且比我们这代人有一点强,他们把生活诗化了,没有把文化都变成钱,而是把文化作为精神,不断追求精神的高尚,追求精神的永恒价值,所以,我想这可能是我们文化人要做的事。 

  我就讲这些,谢谢。 

 

[责任编辑:张瑞宸]

相关阅读:  

涉台常识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