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继明 王成伟:区域历史文化差异与假日经济模式选择
2012-10-28 11:44
来源:民进中央宣传部
字号:小 中 大
转发
打印
区域历史文化差异与假日经济模式选择
——开封清明文化与介休清明文化的比较
【摘要】由于区域历史文化的差异,我国各地所传承的“清明文化”也都明显带有各自的特性,而这种文化的特性(差异性)又将直接影响各地“清明”假日经济开发模式的选择。以河南开封清明文化与山西介休清明文化相比较,前者起源于北宋东京汴梁的清明习俗,更多体现的是“敦亲睦族”的民俗文化风格;后者起源于晋文公与介之推的历史故事,更多体现的是“慎终追远”的精神文化风格;前者更带有“平民”特色,带有更多的娱乐性,踏青、郊游、嬉戏、饮食均可;后者则更多带有“精英”特色,更多体现了儒家深沉稳重的文化价值追求和政治理想。有鉴于此,开封与介休在清明假日经济开发模式的选择上,应该“因地制宜”,突出各自的文化特色。
【关键词】 清明文化 开封 介休 假日经济
一、引言:文化特色与经济发展
自我国将传统节日列入法定假日以来,以传统文化为依托的假日经济(小长假)和旅游经济已成为区域性文化产业发展的新亮点。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禀赋,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价值日益显现,“在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及全球各地,文化产业已经逐渐成为经济活动的核心” ,文化已与劳动、资本、技术、人力资源等经济要素并驾而齐驱。
文化作为一种无形资源,具有典型的历史性与区域性特征,不同历史传承、不同国度和不同区域内的文化是有着显著差异的。以清明节为例,我国的清明文化习俗与东南亚各国不同,我国北方清明习俗与南方不同,即便同属北方的山西介休与河南开封的清明习俗也各有差别。因此,各地在推进假日经济和文化产业开发的过程中,必须认真考虑文化的历史地域差异,切忌千城一面,缺少个性和特色。本文试从介休清明文化与开封清明文化的比较入手,辨析两地清明文化的差异性,以便为两地假日经济模式的选择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清明文化的二重涵义
欲研究清明文化,当首先界定清明文化的内涵。就一般百姓人家而言,一旦问及清明节,首先想到的肯定是扫墓,继而则是踏青。扫墓与踏青,确可代表清明文化最显著的表象特征:扫墓代表着中国儒家“慎终追远”的祭祀文化传统(带有宗教色彩,因而是严肃的);踏青则代表着一般民间“敦亲睦族”的民俗文化传统(这是一种生活习俗或生活方式,因而是活泼愉快的)。若借用西方人类学家对传统文化的分类,前者属于精神文化的“大传统”,而后者则属于风俗习惯的“小传统” ,也就是说,清明节在精神文化层面代表着儒家 的祭祀文化传统,在风俗习惯层面代表着民间特有的生活习俗。这两种文化传统相辅相成,既区别而又有机统一。
牟宗三在《五十自述》中描写了他童年时的清明记忆:
“清明扫墓,茔春花趁早先开了,黄的花,绿的长条,丛集在坟墓上。纸灰化作蝴蝶。奠一杯酒在坟前,坟中人的子孙们前后有序地排着在膜拜。那生命是不隔的,通着祖宗,通着神明,也通着天地。这不是死亡安葬时的生离死别。这时没有嚎哭,没有啜泣。生离死别那种突然来的情感上的激动,因着年月的悠久而进入永恒,化作一种超越的顺适与亲和。人在此时似乎是安息了,因着祖宗的安息而安息;也似乎是永恒了,因着通于祖宗之神明一起在生命之长流中而永恒。斋明肃穆之中,也有眼前的春光愉悦。那春光是配合着白杨松柏的肃穆之春光,是通着祖宗神明的春光,是一种圣洁的春光,而不是那郁闷懊恼的春光。那愉悦是通着思古幽情的愉悦,想着祖宗如何如何,道古说今,也有一番闲适恬静。在儿时我总是兴会地跟着大人去扫墓,也总是这样愉悦地扫毕而归来。”
“乡间人过清明、过寒食、甚至过任何节,总是那样随时即事凑风光,如是如是尽人事,牵古通今谐情趣。所以总是那么嘉祥、喜气、而又轻松。我也只是这样感觉着,而这样感觉着却更富情味,比那孤注于确定意义的情味更丰富、更疏朗。就是说:那意义也只是当故事说。说着故事凑风光,谐情趣。这里就荡漾着一种嘉气与喜气。我常是神往这种情味,特别易于感受这种情味,只是如是如是的情味。我也只是如是如是地感,没有其他任何纷歧,只是这样感,就觉着很舒畅。”
在牟宗三的笔下,清明节的祭祀是神圣的,是宗教性的活动,祭祀是今人与古人的“通感”,以此证明生命的延续性和神圣性,从而体味到斋明肃穆、慎重追远的“礼”的精神价值追求。而作为世俗性的清明节,则又是乡下人“凑风光”的故事,是“嘉祥、喜气、而又轻松”的。这就是清明文化的二重特征,精神的(或宗教的)与世俗的。
[责任编辑:张瑞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