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寒食节的起源
自古以来清明节在中国就是个备受重视的节日。唐诗、宋词中与清明、寒食有关的,就有八百多首。清明节有说是来自寒食节,寒食节一说是承继周代禁火的习俗,为警告人民小心火烛。也有说寒食节源于古时钻木取火,因不同季节采用不同的树木,有改季改火之俗,每次改火之后,新火未至,便有禁火之习俗。另一说是纪念晋国忠孝节义的臣子介子推。介子推在晋文公流离颠沛时护主至功成然后身退,携母隐居绵山(山西省介休市)。而晋文公为报答介子推“割股充饥”之恩,烧山逼介子推出仕,却弄巧成拙将母子二人活活烧死。为悼念介子推,晋文公每年在介子推的死忌禁止国人生火煮食,即是寒食,绵山亦因此改为介山。
后来世人为了表扬和纪念介子推的忠心耿耿和淡泊名利,为他修建了许多祠庙。历朝以来诗人墨客均把寒食节看成为纪念介子推的节日,从以下一些诗词可见一斑:
「民间禁火寒食节,绵上遗封莽未耘」(明 愈汝为《过绵山吊介之推》)
「百年节岁同寒食,万里封疆立介休」(明 吕解元《绵山吊介子》)
「但使亡人能返国,耻将股肉易封侯」(明 林魁《寒食题介子祠》)
2.寒食节与清明节的关系
山西日报编辑王学斌先生在〈介休绵山:清明节由这里起源〉一文中,搜集了国内专家学者的研究,引经据典的证明,清明节乃起源于寒食节,让读者更进一层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至于清明节日的活动内容也是从此逐渐地发展而成。从北宋末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就可看出当时清明节日的盛况。
寒食在清明前一两日,唐玄宗开元二十年诏令天下,“寒食上墓”。而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二十四节气中,除了冬至之外,清明是最受重视的节气。因清明寒食二者日子接近,也同样是上坟祭祀的节日,故寒食与清明合并为一是合情合理的。从黄庭坚的清明诗可以看到, 在宋代介子推及寒食节与清明节已经是划上了等号:
「士甘焚死不公侯,满眼蓬蒿共一丘」(宋 黄庭坚《清明》)
清明在惊蛰之后,约在冬至后一百零六日,民国以后定清明为扫墓日。慢慢寒食节已被清明节取代,到现在年轻一辈的中国人大多都不晓得有寒食节这个节日,遑论寒食的典故和意义了。
3.从现代的角度看寒食节与清明节的意义
其实寒食节历来的意义一方面可以说是世人为了纪念介子推淡泊名利,功成身退的崇高品德(好像端午节为了要纪念楚国诗人屈原爱国忧民,以死明志的情操一样),另一方面可以说是晋文公为了忏悔自己鲁莽行事,把恩人推向死亡的惨痛教训,要求全国寒食,除了悼念之外,也是警惕自己。
介子推义无反顾地忠心护主,为匡扶国君而不惜两胁插刀、牺牲自己个人利益,虽出生入死,颠沛流离十九载仍不离不弃,以至功成而身退,淡泊名利权位的高尚情操,真可谓凤毛麟角。特别在现代以经济挂帅的社会, 大多数人以一己之利为做事的目的,介子推的不为私利,牺牲小我, 功成退隐不居功的精神实属难能可贵,更值得我们推崇。
晋文公作为一国之君, 行事鲁莽草率,结果弄巧成拙,欲报恩反变成害死恩人, 是古今为政者均应引以为鉴。
清明节是国人上坟祭祀的节日,从古到今,从个人到家庭以至宗族, 都利用这个节日,以扫墓与祭祀的方式去向过世的亲人和先人表示悼念。至于有些望族利用清明节来举行宗族祭祀,不但有慎终追远的意义,也可以藉此与族人彼此互通消息、让各居一方的族人,有维系感情的机会。
曾子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丧尽其礼,祭尽其诚,方能使社会的风俗道德日趋笃厚。『孝』是华夏民族的传统美德,清明节不仅是缅怀先人的节日,同时也凝聚了亲人及宗族之间的向心力,在文化传统的继往开来的过程中可以说起了继往的作用。我们不得不佩服一些望族先人的远见,他们知道假若不建立一些系统,好让子孙可以维系团结,辛苦建下的功业是难以永续经营。所以建宗祠、制地产,拨部份产业收益作为春秋二祭的经费,让后人在藉着清明扫墓祭祖的节日缅怀先人,尊重先人走过的历史。唯有继往,才可以开来,因为任何文化创新,乃基于传承,不可能发生在历史的真空,也不可能跳脱历史长流的时空。所以可以说清明节的文化承传意义也是深远的。
假如把清明节寒食节的意义合而为一,加以推广,这个节日的意义则更加深重了。
4.寒食与清明习俗为何要现代化
清明节扫墓习俗,孝子贤孙都要准备香烛冥镪,大家族还有更多的繁琐祭祀仪式,同时也要准备三牲祭品,和吃不完的糕点和食物(好像在香港围村举行的千人盘菜宴便是典型例子)。但是随着时代的改变,这些习俗都应该简化,一来是环保,二来是避免浪费和节省时间。
香港二十世纪中以前,人们以放鞭炮来庆祝农历新年,由于放鞭炮引起不少意外伤亡和火灾的关系,后来便禁止放鞭炮,笔者个人认为这个改革是正确的,而香港人庆祝农历年的气氛也没有因此而受到影响。又以香港的庙宇为例,直到上世纪中, 都允许信众自携香烛在庙宇内燃点, 由于在节日参拜善众太多, 难于控制管理, 容易发生火警, 而且对庙宇的环境造成太多污染, 因此便禁止善众燃点蜡烛, 而香枝的数目也有限制, 但这些措施丝毫不影响善众参拜的热诚。同样道理,寒食清明节的习俗现代化,应该不会影响节日的意义。譬如说,清明节同时推行寒食禁火,推行扫墓不烧香烛冥镪, 山火发生的机会就会减少,而且也减少空气的污染,以及纸张和物质的浪费, 从而减少树木和能源的消耗,真是一举数得,如此现代化是值得提倡的,也是与现代人提倡的环保大课题步伐一致, 与时并进。我们以寒食来追思先人,悼念过世的亲人,检讨我们的人生价值观,而提升我们的道德观。而为政者更应以寒食背后历史为鉴,趁寒食清明来反思,凡事三思而后行,不是更有意义吗?
再者,现今社会物质丰盛,佳肴美食,对肠胃造成沉重的负担,假如举国共同推行清明节不生火煮食,饮食力求从简,一来肠胃可略为休息, 二来也可省下不少源能,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除了为下一代积福, 亦以身作则教育下一代。我们十三亿人口,一天不生火,省下资源不可谓不少。当今之际,一般的传统节日,无论中外都是鼓励消费,制造浪费的(像圣诞节、万圣节、中秋节、端午节、农历新年等),而清明寒食节习俗现代化刚刚相反,是减少消费及避免浪费,可谓是清明寒食节习俗现代化对全球环保做出的创举。
5.寒食与清明习俗如何国际化
观乎近半世纪以来,不少节日西方东渐,例如圣诞节,万圣节,儿童节,母亲节等等。而芸芸中国传统节日中,除了端午节扒龙舟这项活动在香港演变成一个国际化的节目外,没有一个节日可以达至国际化, 使其东方西渐。
在西方社会,有不少专家学者认为本土文化太注重个人主义,对家庭伦理观念太淡薄,与亲人关系太疏离,应该向东方学习。 我们推广清明节扫墓的理念,正好弥补西方文化之短。同时推行寒食,而令全球在节日当天不生火以纪念先人,(姑且称之为No cooking in remembrance day),至少替全球节省不少能源,既合符经济原则,又可继续发展环境保护和净化心灵。由国人发起推行,以十三亿人做起为目标,然后推广至全世界,此举对人类与文化发展均具有重大意义。
二零一一年三月三十一日至四月三日,在清明﹝寒食﹞的发源地—山西省介休山,举办第九届海峡两岸中华传统文化现代化研讨会暨第四届中国?介休清明﹝寒食﹞文化节,意义可谓深远。我们必须透过这些研讨会与文化活动,来加深人们对清明寒食节的起源与认识,以身作则教育下一代,是这一代华夏民族子孙所应该肩负的责任。也希望能将此节日的习俗现代化及国际化,从而影响其它国家文化,为提升人类精神文明和全球环保作出一分贡献。
刘焕仪:香港城市大学专上学院副院长
[责任编辑:张瑞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