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两岸交流专题  >  第九届  >  嘉宾观点  > 正文

许端容:解构中的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意涵

2012-10-28 11:37 来源:民进中央宣传部 字号:     转发 打印

  人类存活的时空不存在任何一种永恒状态,看似稳定的世界,其实是我们主观的错觉与想望。变化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因此任何试图保存所谓永恒事物的想法,恐怕只是将空间缓慢变化与时间延迟的差异,误认为恒定现象的幻觉而已。万事万物的结构总是关闭又敞开,生命的跃动与静寂,亦复如是。我们仅能优游其间,参与其中,留下痕迹。所谓传统与当代的概念,并非对立而是相对变化延异的关系;也就是说,两者都是变化延异过程中的点,此点既是当下,同时也是过往,并无确定的本质可言,而至今仍流传民间的中华传统节日,则是中华传统文化累积与当代生活互融的文化语境,也是不断结构与解构,不断变化衍异的运动,是多变多义的文化轨迹。 

  就汉族传统四大节日之一的清明节而言,亦是一个不断演化,丰富又复杂的文化积累沈淀与持续发展扩张运动,也就是不存在一个固定模式与绝对本质的清明节日。根据可考文献,《周礼?秋官烜氏》有仲春之时禁火,季春再生火的记载 ,此禁火可能是寒食节风俗的起因 。而最早将寒时节禁火与介之推(?—公元前636)传说结合的说法,是东汉蔡邕(公元132—192)《琴操》所言晋文公(公元前697—628)燔山,介之绥抱木烧死,文公令民五月五日不得举火 ,然其禁火时间并非仲春的清明寒食。另外西汉末东汉初的桓谭(公元前23—公元56)《新论》:「太原郡民隆冬不火食五日,…为介子推故也。」 ,及范晔(公元398—445)《后汉书?周举传》:「太原一郡,旧俗以介子推焚骸,有龙忌之禁,至其亡月,咸言神灵不乐举火,由是士民每冬中辄一月寒食,莫敢烟爨,老小不堪,岁多死者」 ,另有类书引周举(公元105—149)改寒食事异文作「春中寒食一月,老小不堪,今则三日而已」 ,仅言太原郡寒食风俗与介子推焚骸有关,而寒食季节便有隆冬、冬中、春中之异,与介之推五月五日烧死寒食亦不同。寒食期限也有五日、一月、三日之异。 

  其后魏武帝(公元155—220)《明罚令》:「太原、上党、西河、雁门,冬至后百五日皆绝火寒食,云为介之推」 ,西晋孙楚(约公元218—293)《祭子推文》:「太原咸奉介君之灵, 至三月清明断火寒食,甚者先后一月」 ,东魏贾思勰(生卒年不明)《齐民要术》卷九:「寒食,盖清明节前一日也。中国流行,遂为常俗」 ,隋杜台卿(公元?—579年左右)《玉烛宝典》卷二引东晋陆翙《邺中记》:「幷州之俗,以冬至后百五日有介子推断火冷食三日,作干粥是今糗也。中国以为寒食」 。梁宗懔(约公元501—565)《荆楚岁时记》:「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 ,而明项琳之注:「按历合在清明前二日,亦有去冬至一百六日者,介之推三月五日为火所焚,国人哀之,每岁春暮为不举火,谓之禁烟。」 ,《玉烛宝典》卷二引范晔《后汉书》周举改寒食之事,注云:「今世常于清明节前二日断火」 。可见魏武帝之后至明代,寒食大底已与清明节令结合,或于清明前一日,或于冬至后一百又五日,即清明前二日,或冬至后一百又六日,即清明前三日,或三月清明断火。寒食期限或一日、二日、三日,或先后一月。寒食地域有太原、上党、西河、雁门、荆楚、幷州、中国之异。其间魏武帝、后赵石勒(公元274年-333年)、北魏孝文帝(公元467年-499年)均曾下令禁寒食令,然效果不彰,直至隋唐时代寒食风俗仍然广泛流行 。另《玉烛宝典》卷五引《邺中记》提及东晋时北方五月五日不举火食,与介之推无关 。可见寒食风俗不仅流行太原一地,也非仅是与清明节令结合的寒食一时,而且与介之推不相干。 

  唐代寒食风俗相当流行,段成式(公元803—863)《酉阳杂俎》:「三月心星见辰,出火,禁烟、插柳、谓 此耳。寒食有内伤之虞,故令人作秋千、蹴踘之戏以动荡之。」 ,又云:「寒食日游于郊外,蹴鞠角力」 ,原为民间扫墓、踏青的寒食习俗,从玄宗开元二十四 (公元736) 年四月二十四日明令「寒食上墓」 ,之前因寒食、清明节日时间连接,而曾诏令「寒食清明四日为假」,其后代宗大历十三 (公元778) 年诏令「自今以后,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德宗贞元六 (公元790) 年又敕令「寒食清明,宜准元日节,前后各给三日」 ,则因寒食清明连假,益以禁火至取新火的改火仪式,也与寒食至清明的假期吻合 ,致使原是寒食上墓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等活动,也渐渐成为清明活动,两个节日逐渐成为一体。及至宋代寒食风俗日渐衰弛 ,因而清明节便成为兼具追思与娱乐功能的节日,既是祭祖扫墓,又有踏青赏春,野外冷食餐会、蹴鞠、荡秋千等活动。 

  由是或同或异纷杂信息,处于混沌与秩序、紧张与互动反复结构解构的历史碎片,略可窥见两三千年来禁火取火(改火)、焚山火耕 、寒食、时至清静明洁万物生长清明节气的分合变异轨迹。及至今日,清明节农历三月三日的前一天,晋中一带仍有家家户户不生火,不做饭,吃冷食,纪念介之推的习俗 ,而清明节日除扫墓之外,还有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植树等风俗习惯 。2008年山西太原介休市统合清明节与寒食节风俗为「清明(寒食)文化节」,推展追思扫墓、绵山自然景观、文物胜迹的文化观光产业 。2010年4月发行三种「祭祖、踏青、插柳」图案的清明节邮票 。2011年4月更与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共山西省委、山西人民政府于山西省介休市共同举办「第九届海峡两岸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研讨会暨第四届中国?介休清明(寒食)文化节」活动,邀集大陆、台湾、香港、澳门两岸四地的政界、学界、文化界人士参加,藉以推展产官学三向合作,经营传统清明寒食节日文化的当代化、观光化、创意化、经济化,形成多元型态、功能、意义的嘉年华盛会,也是众声喧哗轨迹的多方延展,其辐射效应必然有形无形地推衍至全球华人生活圈,既有慎终追远的深刻意义,兼具文化创意产业的庞大经济效益。 

  再说传统的过年春节,今年元旦于浙江省绍兴市安昌镇举办「第十二届安昌古镇腊月风情节暨2011年海峡两岸春节传统节日文化高峰论坛」,也是政界、学者、文化界人士共同参与的欢乐盛会,当地政府既将中国传统旧历过年提前于公元新历新年春节期间庆祝,又在老街、仁昌河推出传统腰鼓、舞龙舞狮、吹打莲子行、狴犴龙舞、皮影戏、祝福 、古水龙表演赛等民俗表演,另有热闹非凡的水乡传统婚礼及裹粽子、搡年糕、扯白糖、打棕绳、老裁缝、箍桶、纺花等二十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将千年水乡的历史文化传承跨越时空地与当代游客共享,甚且原是端午节的龙舟表演,也提前上场,共度佳节,希冀打造集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齐全的国家5A景点,成为越地心乡故乡 。显然也是一个中华传统文化解构、文化创意产业的例证与痕迹。又如岭南春节在圣诞树上挂红包,将圣诞老人换成中国财神,给民众派发利市的举动,也是将传统古俗融入当代生活的延异迹象 。至于散居世界各国华人聚居地也都于春节期间掀起中国春节狂欢节庆的热闹盛会,则更是中华民族文化播撒全球,融入世界的刻痕印记 。 

  又如2010年为期半年在台湾台北举行的国际花卉博览会,将本是世界花卉、园艺、环保盛事,融合期间的传统年节与新历过年及大台北周边景点季节活动,共构成为一个中外传统、现代文化艺术花卉节庆嘉年华,成功地向国际营销台北城市与中华文化,也带动花卉园艺、休闲娱乐、旅游观光产业,获得庞大的经济效益 。而二十一世纪的台北、新北市双城的年节活动亦不遑多让,既有传统年节的年货观光大街、元宵灯节、天灯节、民俗街、上元节攻炮台、夜弄土地公、净港祭典等活动,又结合新历年年节的元旦升旗暨晨跑活动、跨年倒数计时暨烟火晚会,还有年前的耶诞报佳音,也举办国际书展、春节计算机展、汉字文化节,甚至连原为3月1日举行的孔庙春季典礼都提前敲出新春第一声晨钟、送孔子福袋,既具除旧布新之义,又能祈求新年吉祥如意,而国内外旅游度假行程更是近年来春节热门节目,完全是多元文化并置拼贴、新旧时空消融延异的后现代风格 。 

  至于今日华人,重五划龙舟、吃粽子纪念屈原投江殉难、以艾蒿、菖蒲、雄黄、朱砂酒及挂符印或钟馗画像、系五彩丝辟邪禳毒的端午节,与中秋合家团圆、赏月吃月饼的中秋节,仍是两三千年来中华习俗于时空延异变化的轨迹。前者龙舟竞渡不仅有哀悼屈原,或伍子胥,或勾践 ,或曹娥 之异说,竞渡亦非为吊念屈原,而是禳灾仪式,为的是毒月送走疵疠夭札 ,而五彩丝原是抵制恶气古俗,后与缠粽投江祭屈原,或说为屈原缚蛟龙有关 ,粽子(角黍)祭食亦是竹筒贮米投江演变而来 ,也有夏至馈遗角黍的异说 。祭祀日期也有重五(五月五日)、重午(五月第一个午日)、初一、十五、十七、十八之异 。后者源于先秦中秋迎寒习俗 ,迎寒是在夜里击鼓望月而祭,亦有嫦娥奔月,羿以米粉作团,呼而祭祀的神话异说 ,至于月饼一词得至南宋才出现 。今日北京中秋玩月还有小孩玩赏兔儿爷泥塑的习俗 ,当是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故事的痕迹。而春节过年则是渔猎农耕时代,旧年岁尾、新年年初祭神感恩及庆典欢娱结合的文化遗迹 ,显见中华传统节日是异时异地、多元异质文化不断结构、解构、重构,互融互涉的文化积淀成果。 

  中华传统节日代表中华民族雅俗共赏的群性文化,一直存在着当代与传统、汉族与他族文化持续转换的互文关系,两三千年来长期农耕生活所孕育漫衍,涵括春夏秋冬节气的中华传统节日,及至工商业快速发展、复杂多元的近代社会,必然面临更为极端的解构与重构局面。相对于往昔较为自然的缓慢变异,当今则是结集政府、产业、科技、学术人为力量推展,暨信息全球化所呈现加幂指数的巨大转变,夹着文化资本、经济资本、政治资本的三向转换与融合持续解构中华传统节日,辩证地展现出多元开放的庞大结构意涵,不仅塑成中华社会大众的生活形象,且进一步在全球语境的辐射散播下,共构成为华人世界的生命文化底蕴,综观当代全球华人聚集地盛行中华传统节日的诸多形态庆典,可为例证。至于异时异地的传统节日,因其形式与内涵的不确定与暂时性,所呈现出来混乱、复杂和不可预测的混沌现象,诚属定则。(作者为台北中国文化大学中文系文学组教授)

 

[责任编辑:张瑞宸]

相关阅读:  

涉台常识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