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两岸交流专题  >  第九届  >  报道集萃  > 正文

第九届海峡两岸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研讨会举行大会演讲

2012-10-26 13:28 来源:民进中央宣传部 字号:     转发 打印

  4月1日下午,第九届海峡两岸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研讨会举行大会演讲,来自海峡两岸和港澳地区的100多名学者汇聚一堂,就包括清明节在内的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问题进行研讨。全国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常务副主席、叶圣陶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罗富和出席会议,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协主席冯骥才作大会演讲。 

  与会学者不仅深入阐述了中华传统文化丰富内涵的重要价值,对传统文化在全球化、现代化背景下的境遇进行了解析,还就加强两岸文化交流,推动传统节日和中华文化复兴发表见解。 

  中华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主席王石在演讲中说,现在世界范围内存在广泛的文化接触、交流、碰撞,这种一体化趋势是不应该回避的。我们应当从正面和和谐的意义上看待国际文化,而不是在负面和冲突的意义上去排斥。 

  台湾中国文化大学中文系文学组教授许端容女士做了题为《解构中的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意涵》的演讲,她说,我们的传统节日基本上都是祈福的。清明节是追思,也是一种幸福与快乐,我们从中知道自身的文化起源在哪里,往后也会一直将她传承下去。 

  中国文联原副主席、文艺评论家仲呈祥的演讲强调了对文化自身发展规律的尊重,对民族文化现象中所蕴含理念的珍视。他说,一个民族对自己有生命力的节庆文化的珍视,是一个民族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标志,我们不仅要精心地维护她,还要顺势对其加以丰富、生化、发展。 

  《寒食清明习俗现代化进程回顾与反思》,是香港城市大学专商学院副院长刘焕仪女士的演讲题目。她在演讲中说,相较于一般鼓励社会制造浪费的传统节日,寒食节推行减少消费,可以为全球化作出一些贡献,而这些有益的规矩限制也不会影响大家过节的情怀。 

  山西省原政协副主席、民进山西省委主委、山西省社科院资深研究员张正明演讲的题目是《介子推与绵山》。对于明末清初学者顾炎武关于介休绵山地理位置的异议,张正明提出了自己的不同看法。他说,介子推其人在《左传》与《史记》中都有记载,大体相同,关于介子推与绵山的关系,可以慢慢研究,但是寒食节作为一个优良的传统,应该得到弘扬和继承。 

  清华大学政治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民进中央经济委员会主任蔡继明以《区域历史文化差异与假日经济开发模式选择——开封清明文化与介休清明文化的比较》为题做了演讲。他说,介休是寒食清明文化的发祥地,开封的清明文化兴盛于北宋,两地的清明文化意趣相异,只要充分地尊重两地历史文化的区域性差别,尊重假日经济开发的客观规律,就能够大力推进丰富多彩、富有活力的假日经济。 

  社团法人高雄市观光休闲旅游发展协会理事长、中华数位科技暨教育协会理事长王正光,带来了《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之研究——以台湾地区元宵节节庆活动为例》的演讲。他说,我来自台湾,但是和大家过一样的节日,讲一样的语言。关于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我提出两个建议,第一是传承应向下扎根,使年轻人了解节庆的由来和文化内涵;第二是必须把文化感动的种子种在年轻人的心中。 

  台湾“中华海峡两岸客家文经交流协会”理事长饶颖奇出席会议,中国民协副主席夏挽群,台湾“中华海峡两岸客家文经交流协会”秘书长曾正宗分别主持会议。 

[责任编辑:张瑞宸]

相关阅读:  

涉台常识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