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0-28 11:27 来源:民进中央宣传部 字号:小 中 大 转发 打印
关心华语电影的人都应该会注意到一个现象,这两年当大家说起《赤壁》、《投名状》、《非诚勿扰》、《风声》、《刺陵》、《十月围城》这些电影的时候,第一个印象就是它们都是大片,但这些大片到底是大陆、台湾或是香港电影,却没有办法很明确的区分开来,因为这些华语电影基本上是集合了两岸三地优秀的人才,包括导演、编剧、演员、摄影、美术等幕前幕后的工作者,所共同创造出来的作品。
香港、台湾的电影透过合拍或协拍的方式,与大陆电影界合作制片,把资金、创意与人才整合起来,既可以分散风险,也比较有机会分享市场收益,这样的作法其实行之有年,而且经过几年的磨合之后,合作模式越见成熟顺畅。现在很多华语电影,片中一起挂名出品的公司时常多达三、四个以上,这种情形显示电影资金的结构在改变,想把饼做大,投资的金额相对就要增加,而集合两岸三地的资金才能够完成较大的拍片计划。资金来自不同的地方,演员的组合配对与技术人员的结构也会随之改变,也就是说,卡司的选择必须考虑到当地市场,剧组的成军和场景的设定必然要跟随着资源来做最适当的安排。当一部电影的制作成本能够有效降低,营销通路多元化,发行的管道畅通无碍,市场可以达到预期的回收与获利,大家眼见电影成为一种高获利的行业,更多来自外界的资金就会比较乐意投入电影的制作。所以现在两岸三地电影有一种要做就要做大的趋势,结果就是大片以其充裕的资金和各方面的资源,挟着制作与发行的优势,电影一推到市场上就保证有可观的获利。与其说这是大家在品尝了大片分红多的滋味而产生的合作制片模式,不如说是华语电影工作者也看到大陆市场的巨大的商机,同时在长期面对美国好莱坞电影的强势打压之后,体认到团结力量大的道理,进而企图连手建立华语电影的新版图。
这股强大华语电影新势力经过时间的累积慢慢形成,而这累积有很大的一部份来自于两岸三地影人在来往交流中所建立起来的感情与信任。而其中轮由香港、大陆、台湾等两岸三地的电影导演会主办的「海峡两岸暨香港电影导演研讨会」,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当初海峡两岸隔离四十多年,不相往来,我和香港的吴思远提议大家既是电影同业,应该互相交流联谊,彼此观摹学习,所以在1992年的1月11日,由香港电影导演会在香港主办第一次的研讨会,两岸三地导演约100人与会,大家第一次有机会面对面在一起畅谈电影,有许多的感触与感动,几天下来,从陌生到熟悉,互动也越来越自然,并且深深觉得这样的研讨会,应该持续下去,于是相约每年的1月11日,由三地轮流举办,研拟议题来讨论三地电影事业的现状与发展。会中决定第二届由大陆主办,当时大陆还未成立电影导演会,不到一年时间,大陆在上海主办第二届研讨会,同时宣布成立大陆电影导演会。第三届则由台湾的电影导演会在台北主办,因为几位大陆导演入台签证有点问题,延到来年(1995)才举行,但研讨会非常热烈成功。此时,一方面因为大家拍片工作非常忙碌,二来是主办的当地导演会经费筹措吃紧,所以大家决议以后改为两年举办一次。这个专属于两岸三地电影导演们的研讨会,也变成大家最期待的聚会。
大家在前面三届研讨会中,曾经提过三地导演会要合拍电影,这件事情还未付诸实行,大家却因为在研讨会中建立了深厚的情谊,私下来往频繁,早就完成了许多合作拍摄的电影。其实这也是两岸三地电影导演研讨会的本意,让大家站在互相信任的基础上,彼此交流工作经验,交换实时的电影讯息,并尽力促成各地电影政策的调整,透过各地电影资源的分享与支持,共同解决拍片的困难,完成强大华语电影的理想。2003年第七届研讨会由香港主办在澳门举行,虽然澳门电影起步较晚,没有出色的电影制作成绩,但当地电影界人士蔡安安、蔡元元与政府相关部门都十分热心推动电影事务,费心安排许多景点的参观,让与会的三地导演都留下深刻的印象。从此三地电影研讨会变成了四地,大家在电影事业的发展上也多了一个好伙伴。
两岸四地导演会近二十年来,参加者超过一千人次,无形中推动了华语电影发展的新方向,也开创了新的格局和创作环境。现任大陆导演会会长黄建新是最好的例子,他自己本身就是资深的大陆第五代电影导演,创作过《黑炮事件》、《背靠背脸对脸》、《求求你表扬我》等优秀作品,去年更完成了一部大制作《建国大业》。他非常重视华语电影共同发展,也十分热心运用他自己的经历和资源来投入三地合拍片的计划。1995年,他为台湾的王小棣导演的《飞天》一片担任监制,开起了两岸三地电影合作的实际运作机制,之后陆续与香港导演尔冬升、马伟豪导演合作拍摄了几部电影。2005年,他在香港导演张之亮的《墨攻》一片中,更整合了中港日韩等地的资金与资源,给予该片更大的创作空间。有了这个大制作华语片的基础,来年,他与香港导演陈可辛合作电影《投名状》,这部电影从演员到资金到整个摄制技术团队的组合都令人眼睛一亮,果然该片在2008年上映时,口碑效益不断发烧,以人民币二亿六千万的票房横扫华语电影市场,成为当年最受瞩目的巨片。去年他和陈可辛继续合作由香港陈德森执导的《十月围城》,尚未上映已引起影迷关注,果然一推出又以横扫千军之势,带来近三亿人民币的票房纪录。他们的合作所奠下的坚实的基础,也让大家对他们未来的作品充满兴趣与信心。
其它像是大陆的冯小刚,《大腕》、《天下无贼》、《夜宴》、《非诚勿扰》等片,也都是和香港、台湾电影演员和技术人员有十分紧密的合作关系。而去年出尽风头的《风声》,是台湾到北京发展的陈国富导演的作品,这一部电影也是优秀的三地电影工作人员共同的心血结晶。台湾导演朱延平最早意识到大陆有广大的电影市场,丰硕的票房可以带给华语电影更多拍摄资源,2008年,他找来香港与大陆的技术团队合作《功夫灌篮》,大陆票房破亿,去年再接再厉,《刺陵》一片也有不错的成绩。
这几部大片都是两岸三地电影人共同合作所创造出来的票房电影,丰盈的收益固然令人欣喜,但更重要的意义是这样的成绩给了华语电影创作者很大的鼓励,让大家明白面对好莱坞激烈的竞争,华语电影还是有机会突破重围,获得成功,而唯有加强彼此的合作,让电影进入适当的机制去操作,才能争取到更多的生存空间,也才有机会为华语电影打开全球的市场。
万事需要新血接棒,延续命脉,电影事业也不例外。两岸三地导演会每一次举行,多少都会加入一些新鲜的面孔,这些年轻充满朝气的新进导演正是未来三地或四地电影的新希望。第九届研讨会在台湾举行,惜别晚会上并同时举行「台湾新电影奖」的颁奖典礼,在一百多名两岸三地导演的见证下,获奖的都是台湾电影出色的新人,新导演郑有杰由侯孝贤手中接过奖座,不但象征了世代交替,更有一种薪火相传的意味。第十届在香港举行,为了纪念这第十次的聚会,三地扩大组团,最重要的意义是在这次研讨会里,三地各有十位新进导演介绍给大家,台湾有《九降风》林书宇、《冏男孩》杨雅喆、《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钮承泽、《听说》郑芬芬,以及缔造台弯电影票房史最高纪录的《海角七号》魏德圣等;香港有《破事儿》彭浩翔、《六楼后座》黄真真、《青苔》郭子健、《海南鸡饭》毕国智等;大陆有《可可西里》陆川、《上学路上》方刚亮、《好奇害死猫》张一白、《网络时代的爱情》金琛等。这三十位导演有的是首次参加这个活动,但他们的作品已清楚的让大家看到华语电影的未来有延续也有发展。
除了两岸三地导演会,其实两岸三地交流在各个面向也都十分频繁,1988年开始有零星的影展交流,到1997年,台湾政府正式开放包含与香港合拍的大陆电影在台上映,台湾观众从此可以较常看到大陆影片。尔后两岸互相取景拍摄、互相投资的机会也越来越多,彼此演员的比例限制也逐渐放宽。千禧年后,两岸三地的电影合作模式,一方面集合大资金、大卡司与大导演来制作所谓的华语电影大片,另一方面,更多的电影制片人也同时在三地寻找新的电影故事、新的导演、新的演员,并透过成熟的商业电影操作,把这批电影新生力量推向三地的电影市场。两岸三地的电影市场展与电影节是华语电影最好的新片交流平台,台湾金马奖、台北电影节和已经主办两届的两岸电影展;香港电影市场展与亚洲电影节;大陆上海国际电影节、金鸡百花电影节台湾电影新人新片展、华语青年影像论坛等等,近年来都提供了十分周到便捷的电影交流平台,对三地新电影以及新电影人才多所鼓励,也尽力协助他们增加在各地的曝光率与电影市场的开发。
电影新血的加入活络了两岸三地电影的生命力,并经由两岸四地的互助合作为华语电影开创了新的发展模式与环境,让彼此的创意激荡出更加光亮的火花,让拍摄条件整合成为更有效益的资源,同时扶持电影创作的新生力量,给予新的电影人才更多的鼓励和创作机会,当下就是华语电影最好的时光。
(李行 两岸电影交流委员会主任委员、台湾电影基金会董事、导演)
[责任编辑:张瑞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