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0-28 11:25 来源:民进中央宣传部 字号:小 中 大 转发 打印
香港电影面貌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粤语电影,特别是粤剧电影,是香港电影的主流,其后由于国内的资金及人才的流入,国语片渐渐流行起来。而香港的电影业在华语片的地位,也渐渐从较次要的角色,提升至华语电影的先驱者。
战后,香港电影业以粤语和国语电影双线发展。从1940年代末到1960年代中是粤语电影的盛产期,而且种类繁多,每年200部面世的粤语片,其中不少是粤剧片。此外,亦有武侠、喜剧、文艺、伦理等多种类型影片。随着《黄飞鸿电影系列》的兴起,整个五、六十年代,香港共生产了一百二十七部粤语武侠片。此外,由于战后社会日趋繁荣,是以出现了以经纪白领及工厂女工为题材的都市喜剧、青春歌舞片,及一批以社会现象为题材的写实严肃作品。
国内资金的流入,亦造就了国语片的兴起,并于六十年代大行其道。期间,邵氏兄弟及国际电影懋业有限公司开始大展拳脚,开拓新院线,引进新科技,生产了一大批卖座影片,并开创了黄梅调音乐电影如《梁山伯与祝英台》及新派武侠电影,如《独臂刀》等。到了七十年代,另一电影公司嘉禾兴起,拍摄了一系列的功夫片,如《唐山大兄》、《精武门》等,成为香港动作电影的滥觞。
相对国语片的流行,粤语片的产量于六十年代末期开始下降,直到七十年代中期,受惠于电视的出现,邵氏改编著名的粤语喜剧电影《七十二家房客》,利用电视的艺员註1担纲演出,使粤语电影重振旗鼓,亦为喜剧粤语片的蓬勃发展奠下基础,而功夫喜剧亦成为粤语片的卖座片种。此消彼长,国语片在粤语片复苏的情况下开始式微,一直到八十年代初期,已很少能在大银幕上看到国语片的踪影。
香港电影在八十及九十年代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延续七十年代末的功夫电影及喜剧,一群放洋回来及在电视台训练出来的新晋导演,以创新手法拍摄了一批以当时社会问题、人际关系、家庭及本土文代等题材的电影,造就了香港新浪潮电影的现象。新浪潮电影以及八十年代的电影盛世,出产的电影题材包罗万有,包括励志片、纯情片、神怪片、殭尸片、英雄片、爱情追逐片及中产口味的电影等。
及至九十年代,一系列新构思的电影,不仅制作水平有了很大的进步,而且还从八十年代里固有电影类型中再创造了其它可能性的电影片种,包括一些香港电影的经典之作,如王家卫的《阿飞正传》、《重庆森林》、《春光乍泄》,和周星驰一系列的「无厘头」风格电影等,成为九十年代的代表。
九十年代中期开始,香港电影进入寒冬期,面对经济不景气,新兴放映渠道如光盘、收费电视、网上下载,以及盗版等问题,香港电影的产量及票房收入大幅萎缩,到近年在《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 措施下,香港电影在合拍片的机制下,才渐见起色。
香港电影的经济剖析
香港电影的兴衰,究其原因,主要是本地市场及海外市场的变化、政策的变革以及电影制度的变革。
五、六十年代,香港电影的兴旺,除了战后本地娱乐事业日趋蓬勃,亦因为海外市场的需求。由于南洋地区有大量操粤语华侨,对粤语电影的需求殷切,造就香港粤语电影的高产量。而国语片是因战后大量移民从国内流入香港,同时亦携带资金及电影拍摄技术,邵氏于九龙清水湾的邵氏影城于1961年底正式启用,引进新科技拍摄电影,是国语片兴旺的主要原因。这一时间,香港的平均年产量为二百多部,1963年更达310部,产量比其它主要电影生产国如美国、印度、日本还要高註2。
另一方面,七十年代香港国语片的兴映,很大程度是台湾政府的电影政策所致。台湾政府将香港影片视同国片,此外,亦有优良国语片奖励办法,电影底、声、字幕等胶片进口押税优惠,退回进口押税的保证金,以及提供贷款拍片办法。而且台湾在七十年代的经济成长,对国语片的需求大幅增长,致使台湾市场对香港电影愈形重要。自1962年邵氏的《梁山伯与祝英台》风靡台湾后,邵氏的影片在台湾一直占有优势,每年营业额超过一亿元新台币。这些原因更导致愈来愈多香港电影界赴台拍片。这一时期的香港电影拍摄制度,仍然采用制作、发行及放映公司均由大型电影公司一手包办的制度。七十年代末期,嘉禾娱乐事业有限公司的成立,打破了这一传统制度,采用一套较灵活的管理架构,即并没有在内部设立电影制作部,反而与独立电影公司合作制作电影,只保留发行及放映的运作,因而使这一时期的电影制作更趋多元化,而成本效益较低的营运大规模摄影棚的方式亦逐渐式微,再加上新浪潮导演的涌现,造就了香港电影于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中期的黄金时期。
在香港电影的黄金时期,本地的电影票房收入由1980年的港币1亿8千4百万,跃升到1989年的8亿7千8百万到1992年的12亿。而平均年产量由八十年代的一百部,到1993年242部的颠峯。九十年代初的收入为15亿元,1992年更达18.6亿元註3。海外市场的高增长,使独立公司如雨后春笋,电影院线亦高速成立註4。本地发行商或放映院线与制作公司就新片达成协议后,就再转售电影权益予海外的发行商或放映院线,以取得电影的制作费用。这种现象导致市场过度发展,出现泡沫的情况,为九十年代中期以后的电影业萎缩埋下伏线。由于九十年代末的经济环境转坏,东南亚市场的资金来源急速减少,导致很多独立制片公司倒闭。本地制作电影占票房收入的份额由九十年代的百份之七十五降至九十年代末的百份之四十,2005年更降至百份之三十五,而年产量亦由1995年的154部降至2005年的55部註5。
增长中的内地电影市场
国内电影市场,在过去十年间的不断开放变革以及商业化的环境,规模正在快速增长,从2004年的电影年产量212部及票房收入人民币15.2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260部制作及收入人民币20亿元,以及2006年的超过300部制作及票房收入人民币26.2亿元,年均增幅分别约为20%及30%。发展到2009年,共有约600部电影上映,票房收入约62亿人民币,较2008年上升了42.8%註6,其中超过500部为中国制作的电影(较2002年的100部增长超过5倍),占票房总收入的56.6%,当中有31部为中港合拍电影,其中《建国大业》为十大中港合拍片的票房冠军(人民币4亿2千万),票房收入媲美好莱坞电影《变形金刚:狂派再起》在内地的收入(人民币4亿5千万)。2010年首季的票房总收入更高达人民币28亿元。由此可以想象国内电影市场的惊人增长。
另外,国内电影院的数目,增幅也很凌厉。至2009年为止,国内约有4,700块银幕,较2008年增加了超过600块,而电影院数目亦增加了142间註7。当中有1,800块是数码银幕,800块可放映3D立体电影。由此推算在未来数年内,电影银幕的数目会不断上升,尤其在小城镇及乡郊等地区,将会兴建更多电影院去满足观众的需求,预期3D立体影院及IMAX影院的数目亦会递升。
香港电影业在内地的发展及优势
在如此庞大市场的吸引力下,加上国内不断放宽国外电影制作的限制,内地与国外投资的合作相继增加,香港在这方面,以其与国内合作的悠久历史,可谓占有很强的优势。其实香港电影公司与国内的合作,可以追溯至上世纪七十年代,香港长城电影制片有限公司及鳯凰影业公司已经和国内的国有片厂合拍电影。从1988年至1994年期间,国内已经有113部电影是与香港电影公司合拍的,例如《火烧圆明园》、《垂帘听政》、《木棉袈裟》、《秋菊打官司》等。从1997到1998年10年间,内地和香港的合作影片,有218部註8。香港电影界以其长时期和国内业者的合作经验,在国内每年平均40至50部的合拍片中,占去了超过70%的份额註9。
[责任编辑:张瑞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