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0-28 11:22 来源:民进中央宣传部 字号:小 中 大 转发 打印
导言
华语电影要做大做强的论调近年来甚嚣尘上,似乎这是中国电影产业的唯一出路。 华谊兄弟董事长就曾经在一次电影研讨会上发表宏论说“如果能整合200亿做一制片公司,中国电影一定能打败美国电影…” 某电影集团公司的董事长也说“中国电影产业进步的很快,我国现已拥有具备国际一流技术水准的多杆万多平方米大型摄影棚区,未来中影数字基地将具备年生产若干部电影故事片、若干部电视电影的制作能力… ”云云。
所有这些高论给我们的印象是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电影产业就能开始走向振兴之路。 事实真的如此吗? 电影制作能力的增强,与 民族电影产业的发展并不是同一个概念。电影产业的发展和电影制作能力没有太多正比关联。如果只是制作基地的扩大,而不重视电影文化本身的全面整体的发展,中国电影产业反而可能步随很多发展中国家民族电影的后尘,走向衰落甚至灭亡:或许每年大量生产低质量的国产商业片在国内市场自行消化,像印度电影市场一样自说自话,自我封闭;或国产电影业逐渐衰落,缓缓的沦为西方电影的制作基地。据美国官方媒体报道,美国现在的商业大片有70%是在中国和东南亚等地区生产制作的,完成之后再以高价卖给全球,获得最大利润。 道理就象美国的制造业在劳动力廉价的地区制作生产,然后在消费力强的地区销售一样“两头在外”。
发达的美国电影业的海外市场票房收入通常占它总收入的55%以上,动作大片就更多,美国电影业的利润占了全球电影业一半的利润。为何中国电影业不能象美国电影业一样海外获利,全球销售呢?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以为只有在深入精准的了解西方电影文化产业的同时,大力多元化的发展本土电影文化,才能真正促进中国电影业冲出中国走向世界。
电影艺术和电影产业的关系
电影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形式,同时它也是一项盈利非常可观的产业,这里的盈利包括经济盈利和精神盈利两方面。就每一部电影作品本身来说它无异于绘画,雕塑,只不过它的形式更丰富,作品本身在创作,完成及最终被呈现的过程中所设及的因素更复杂,受众面更广泛。电影产业是把电影作品看作一种商品来获取经济和精神两方面利益的一个系统。就象美国的一些影片在赚取全球丰厚票房利润的同时也把正义永远战胜邪恶,美国和多数美国人民永远是正义的一方,他们永远能战胜在他们价值系统里的邪恶势力等等意识形态的信息浅移墨化的灌输给全世界人民,成为全球电影产业市场中最大经济和文化的受益者。
电影艺术本身的发展和电影产业这个系统是相符相称的。可以说电影是靠这个系统活着,但是没有电影艺术本身也就无从谈论电影产业,毕竟是先有电影后有电影产业。 今天我们谈到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应该从电影艺术本身,及怎样在电影产业中最大限度的获得经济利润和精神利润几方面的关系谈起。
所以说,“只要我国拥有国际一流技术水准的大型摄影棚区及高端数字基地等国际一流硬件设施,就说明中国电影产业发展了”及“要有200亿资金就能打败美国”等等的论调其实是非常片面狭隘的。 硬件设备和资金的充足只能是对电影产业链条中电影作品的技术制作和发行的几个因素起到一些积极和保证的作用,完全不能代表整个电影产业系统的发展。
电影艺术本身和票房的关系(电影产业中的经济利益问题)
一般来讲,电影作品的好坏标准是很难界定的。从电影的内容,艺术形式,到技术制作水平以及欣赏电影群体的文化习惯等多方面的因素对电影作品好坏判断是不可能一致的。例如:被国人认为匪夷所思的王家卫电影《花样年华》在西方世界非常叫好,而张艺谋耗资巨大的《黄金甲》却在美国市场惨败,可在当年的国内市场却赚了很多钱。贾樟柯的电影从电影技法上对业界人士来说不算杰出,制作也不算精良,但有很多电影节给他奖项。世界电影的三位巨匠伯格曼,费里尼,和塔柯夫斯机的很多电影都是当时的票房毒药,但在一代又一代世界人文精英知识分子阶层当中,他们全是传世的经典名作。所以单纯用票房来评判一部电影的好坏是非常庸俗和片面的。不过从短期和长期两方面的利益来看,没有票房电影业也不能发展和并生存。怎样能解决这个矛盾呢? 电影产业的多元化发展才是唯一的出路。
所谓多元化的发展就是各种题材类型,各种艺术形式,大中小型投资的电影应共同存在和发展。 当前中国大陆电影业中的主要问题是形式和内容单一,过于强调大成本大制作大宣传对电影产业的重要性。 近十年来中国能上院线的电影缺乏对当代生活本身的反思能力和对当代生活中个体角色的人文关怀。真正能反映和代表13 亿人民生活现状的影片太少。象《集结号》这样从内容到形式的少有的好片子,也是对50年前生活的反思。近年能上院线的中国电影也非常缺乏从女性视角来反映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不同女性群体和个体的社会心里和自我价值认同危机的反思类的影片。八十年代九十年代我们能看到一系列低成本,制作精良,引人深思的优秀影片,如谢飞的《香魂女》,张暖昕的《青春祭》,胡玫的《女儿楼》… 也更没有人愿意关注儿童题材的影片,更别说纪录片和实验先锋艺术片了。揪其原因不过是票房的原因。主流院线运营成本高,不愿冒风险放映不能大量赚钱,受众群体小的,商业大片以外的其他类型的影片。 这样国内电影院变成了千篇一律的大众电影院。没有精英知识分子可去的电影院,没有艺术家所去的电影院。于是地下电影,地下放映厅,地下电影节应运而生,异常活跃。很多新人拍了数字电影个人直接卖给国外的艺术电影院和有放映条件的艺术机构及各大学图书馆的音像部。在美国和欧洲大多数城市都有专适于知识分子和艺术家去的艺术影院。这类影院经常放映过时的经典电影,有时是纪录片,有时是有影响的下了主流院线的外国电影,更多的是由新人执导的低成本但内容深刻的新人电影。他们的放映对象主要是大学里的师生和精英知识分子。在西方很多知识分子只看这类电影。西方世界经常用你去甚麽样的电影院来界定你的受教育程度。比如你只去普通电影院而不去艺术电影院说明你不是真正的知识分子等等的电影文化习惯。 我国的现有的社会和人文环境和西方不同,知识份子的比例在民众群体中的比例虽然不大,但是数量仍然可观,特别是在一些大中型城市。这个知识份子群体实际上是一个潜在的很大的非商业电影消费群,应予以重视。
[责任编辑:张瑞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