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0-30 15:59 来源:民进中央宣传部 字号:小 中 大 转发 打印
顾 敏
台湾慈济大学教授
摘要
近150年以来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中华传统文化生活圈愈来愈小,整个东亚地区除了中国大陆及台湾之外,受基督教文化的影响范围愈来愈扩大。上个世纪从20年代至70年代的50年中,若干西方著名的学者包括哲学家罗素、历史学家汤恩比、科学家李约瑟等人,都不约而同地对于中华文化寄予厚望,也企盼中华文化的复兴与发扬,能够解决人类在21世纪所面临的问题。
例如汤恩比在1967年向日本学者说:人类要想解决21世纪的问题,必须到中国的孔子思想和大乘佛法中汲取智慧。罗素在1922年写到:中国人生来就有着友善和容忍的态度,对人有礼貌也希望别人对他们礼貌。又说:中国是建立在一个更合乎人情、更文明的人生观上,在本质上人类应该和世界取得协合(和谐)。对中国科技史研究超过60年的李约瑟在1990年代向他的办公室接班人古克礼说:他确信中国能够再度崛起,一个拥有如此伟大文化的国家,必对世界文明再次做出伟大贡献。
本文指出:中华文化的特质包括:1)热爱从小我到大我的生命、2)讲究关照社会共同和谐的生活、3)崇尚宇宙生态平衡的恒久生存。简而言之,中华文化重视「性善教育」、重视「礼节伦理」、重视「天地人之间的自然关系」。当代社会的过度消费、过度污染包括废料污染和生物污染,以及高龄人口的社会依存,必须从中华文化中庸思想之中,谋求生命、生活、生态三方面的合理发展。人类的未来包括中国人本身,才有和平、平等与和谐的永久安身立命之道。
关键字
和谐社会、中华传统文化、新世纪文化、中国学研究、汉学研究。
一、 前言
中华文化几千年以来都是以人本为主轴的文化。传统中华文化既热爱个人的生命与教育,也重视群体生活的伦理与和谐,更追求人类与天地环境的生态平衡与发展。这种人本精神的传统,虽然历经千百年来社会属性与社会结构的转变,出现过不同时期的面貌,但总体而言是在同一个脉络上开展的,同时兼顾由个人小我、家庭族群、社稷邦国、到天下万事万物的平和成长。
研究了全球26个主要民族文明的兴起与衰落,着有12册巨著「历史研究」的上世纪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恩比Toynbee,1889-1975,生前说过几段对于21世纪人类文化与文明的预言与企盼:「人类要想解决21世纪的问题,必须要到中国的孔子思想和大乘佛法中汲取智慧。」、「以中华文化为主的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结合,将是人类最美好和永恒的文化。」、「19世纪是英国人的世纪;20世纪是美国人的世纪;而21世纪就是中国人的世纪。」
汤恩比发表这些话的时代背景正值20世纪60至70年代,当时全球性的问题已然包括:1)粮食问题、2)废弃物问题、3)能源将耗尽问题、4)人口问题(50亿)、5)核危机问题等,那时正是人类第一次产生了「人类危机感」,西方智者纷纷探索何去何从的思考。
50年前汤恩比所说的这些话并不是应酬话语,在当时他也没有必要示好于中国人及中华民族。汤恩比之言,乃是他了解主导近代世界文明400年的欧洲文化,带来的是不断的征伐;若以英国为例在一次大战之前的百余年间,几乎和世界上所有的主要国家包括中国、美国、俄国及德国等都打过仗,也建造了「日不落帝国」。但是,最后的结局又怎么样呢?生命有更韧性吗?生活有更美好吗?生态有进入和谐与永续吗?这3个答案都是「否定的」。因此,汤恩比在第2段中企盼以中华文化为主的东方文化,能够和西方文化结合,形成一股人类最美好的和恒久的优质文化。事实上他所提出的中国孔子思想和大乘佛法,正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的最大宗,两者皆涵有「平等」、「推己及人」、「简朴」;「慈悲为怀」等「利他」精神。崇尚追求生命、生活与生态的和谐与共同进步。
台湾佛教界的净空老和尚,自述曾2次亲自造访英伦去求证汤恩比先生的言论,发现诸多英伦年轻一代学者对于汤恩比之言,均采不应不理不否定的态度,所以净空老和尚只好谦逊的说他们误解了汤恩比之言。因为要承认自己文化上的致命缺点是多么困难呀!近400年来西方文化的特色是征伐、是扩张、是主张霸道的。中华传统文化恰恰相反,主张礼让、主张和谐、主张王道的。
净空老和尚所说的当代英国社会菁英学子误解了汤恩比的「 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是指他们以西方文化的思维去解读时,便以为中国人在21世纪会进行征伐,雄霸全球。错了!因为21世纪是人类意识建设的世纪;是人类如何可以永续生存在地球上的问题。汤恩比深知只有以中国人为主体的中华文化,才有这种可能性去包容其他文化,而融汇成一种全球性的文化。因为中华文化「不排他」而「利他」,根本原故是中华文化是重视广义生命的和谐文化。当代西方菁英份子还不能了解到这一点,依然以他们19世纪和20世纪的自以为是观点去思维全人类的「生存」问题,当然是误解的。
大学问家汤恩比则不同,他是一位大家自己不能说西方文化不好,只能寄希望于东方文化,那么汤恩比为什么不说「美国文化呢?」因为美国文化基本是欧洲文化的缩影,而且比较浅层一点而已。所以欧洲文化的缺点美国文化基本上全都有,因此21世纪人类文化不能仰赖美国文化,这个趋势先由消费文化上的无止无尽,造成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是负债国,就可以看出端倪。
人类文化的前途,只剩下藉由以中华文化为主的所谓「东方文化」,去调节和修正西方文化中的若干缺点。譬如说孔子赞赏颜回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就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提倡节约生活的典范。目前全球的经济问题就在于消费太多,也浪费太多;节约的目的在于知足常乐的生活下去,这是西方近代社会少有的。因此之故,汤恩比研究人类历史的最大心得,就反应在上述第2段中的东、西文化融合是人类前途之所系这件事上。从历史上而言,中华文化具有相当强大的包容性与和谐性。
当然,文化发展与文明成果并不需要去比较,也没有那个文明特别好的问题。在西洋史上,希腊曾经向埃及学习,罗马曾经向希腊学习,阿拉伯人曾经向罗马帝国学习,中世纪的欧洲曾经向阿拉伯人学习,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曾向拜占庭学习,而其结果往往是青出于蓝而更胜于蓝的。所以,不同的文化之间是可以相互学习的,中华文化在历史上也曾经跟许多西域或更远的域外文化产生交流与互相学习,佛教是最显著的例子。
90年前,罗素亦曾对于西方和东方文明的相互学习有下面这段话语:「我们能向他们学习的东西很可能和他们向我们学习的一样多,但是我们能学会的可能性小很多。假如我们把中国人视为我们的学生而不把我们视为他们的学生的话,那只是由于害怕我们自己是不可教的。」壮哉,斯言。罗素似乎担心西方社会很难心平气和地接受「东西文化的融合」,但我们更应该反思,现今的我们又剩下那些可供他们学习呢?无论是在生命、生活、和生态的三生观点上,或者是实际实践的层面上。
今天我们所谈的「养生文化与和谐社会」应该是属于全球观的,中国人要更有信心,建立全球的三生养生文化与和谐社会,以和谐文化主导人类的未来生存与发展。
[责任编辑:芮益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