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0-29 15:14 来源:民进中央宣传部 字号:小 中 大 转发 打印
[摘 要] 随着人民群众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与健康需求的不断增加,养生保健开始呈现不间断的热潮。中国传统养生文化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步入了千家万户的百姓生活中。传统养生文化有很鲜明的现代价值。本文旨在深入探析我国传统文化养生,指导人们养生保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使人延年益寿。
[关键词] 健康意识;养生保健;养生文化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医疗保健技术水平的提高,国际老年人口比例逐渐出现上升的趋势,老年人的养生保健课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要想健康长寿,必须讲究科学的养生术。我国历代传统养生学家们提出了许多独特而有东方特色的养生理论和方法,深受世人所推崇。
养生指保养、调养、颐养生命。就是根据生命的发展规律,通过各种调摄保养,以增强体质,提高自身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免疫功能,从而达到阴阳调和、延年益寿的目的。让生命活力处于最佳状态[1]。真正做到:“天、地、人 、精、气、神”,“天人合一”。
1.养生文化的起源[2]
殷商以前,有关于养生文化的记载多来源于一些带有神话色彩的历史传说。如我国传说中的“阴康氏”部落的先民由于生活环境潮湿加上劳累过度,很多人都得了“关节不利”的毛病。为了摆脱疾病的困扰,他们发明了一种“摔筋骨、动肢节”的养生方法,这种养生方法类似于现代的气功导引。“大禹治水”的故事家喻户晓,据史料记载,大禹发明了“禹步”,即一种以呼吸运气结合脚步移动的导引养生方法。这两个例子我们可以看作是运动养生的先驱。
夏商时期最著名的养生家要首推彭祖。根据古代典籍记载,彭祖精于养生,尤善导引行气及饮食调理,相传他历经唐虞夏商等代,活了八百多岁。固然,活到八百多岁的说法确实有些夸张,但据考证,彭祖实际上是以其命名的一个氏族,这个氏族精于养生,族中长寿之人辈出,并因此而闻名于世,于是产生彭祖享寿八百这类传说并流传于后世。
2.我国传统养生理论[3]
《黄帝内经》问世后,我国医学有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传统养生理论也沿着《黄帝内经》所确立的规范向前发展。我国传统养生家历代皆有,既见于医家、道家、儒家、武家、佛家,亦见于文、史、哲诸学者中,可谓名贤辈出。他们的著作历代都有,留下了浩瀚的典籍。我国传统养生理论最显著的特点是,养生应树立未病先防、有病早治的思想。《黄帝内经》中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兵,不亦晚乎!”告诫人们为了保持健康,延年益寿,要有病早治,无病早防,“防病于未然”。同时,十分强调要树立“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即要求人们在养生中要与外界环境保持统一。纵观我国传统养生理论,大致有以下几种学说。
2.1整体观学说
祖国医学把人体看成是一个以脏腑为核心,通过经络互相联系的整体。人体的各个系统、器官是有机地联系的,作为特定内环境的脏腑不是孤立不变的,各个脏腑之间互相依赖,以维护内环境的稳定和统一。它们之间的联系通路是经络和脉道;联系的载体是营、血和津液;其具体的功能表现是气和卫,从而构成了人体气、血、营、卫这一机制的整体。以经络和脉道作为脏与脏,脏与腑,腑与腑之间的联系通路,即所谓十四经流注,环而无端。在脏腑与经络之间的各个方面,如心合小肠,主血脉,开窍于舌;肺合大肠,主皮毛,开窍于鼻;脾合胃,主肌肉及四肢,开窍于口;肝合胆,主筋,开窍于目;肾合膀胱,主骨,开窍于耳等。如果脏腑发生变化,就可以通过经络,互相影响,并反映于体表;反之,体表组织器官有病,也会通过经络影响到内在所属的脏腑。经络的循环和流注,脏腑可以通过经络作出各种相应的表现。因此,人体是内环境相对稳定的有机统一整体。根据这一理论,我国历代医学家、养生家对疾病防治和养生保健方面,都十分强调从整体观出发,极力主张促进机体中整体的平衡,“治病求本”,“未病先防”,注重于整体性的防衰保健措施。
2.2恒动学说
祖国医学很早就认识到宇宙生物界,尤其是人类的生命活动有其“恒动”的特性。例如,元代医学家朱丹溪在《格致余论》中就指出:“天之物,故恒之于动,人之有生,亦恒于动。”自然界的气交变化运动孕育了生物界,祖国医学把“气化”运动形式归纳为“升、降、出、入”。这种运动形式,就是生命存在的先决条件,自然界中的万物万事,概莫例外,人体也不例外,因此说“升、降、出、入, 无奇不有。”人类从其发生、发展直到消亡的全过程,始终贯穿着一系列的内部矛盾运动。祖国医学在各个领域中始终贯穿恒动的观点,在传统养生中更是如此,而且一直以这一理论来指导。譬如,《三国志?华佗传》中说:“动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不朽是也。”表明人体经常保持适量的运动,是增进身体健康,延缓衰老的有效手段。几千年来我国历代养生家都积极提倡通过肢体运动,以达到养生健身的目的。
2.3阴阳协调学说
自然界的一切变化都是阴阳二气相互作用的结果。《黄帝内经》指出:“人生有形,不离阴阳”,说明生命现象是由阴阳构成的。我国传统养生理论认为,在人的生命活动中,阴阳是相互依存的,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在人体阴阳的消长运动中,对立的双方总是保持着动态的相对平衡,使机体处于一种相对的静止状态,以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相对恒定以及机体与外环境的协调和统一,从而保证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在疾病的产生和发展变化过程中,由阴转阳,由阳转阴的变化,可出现阴阳失去相对平衡而引起偏盛偏衰的结果,机体的阴阳任何一方虚损到一定程度,则可导致对方的不足,即所谓阳损及阴,或阴损及阳,从而产生疾病。
2.4天人相应学说
天人相应学说是我国传统养生中顺应自然养生方法的理论基础。人生天地间,一切生命活动与大自然息息相关,顺应自然以养生有两重含义:一是指顺乎自然界的阴阳变化以护养调摄。即所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顺乎自然界的四季阴阳变化,人才能健康无病。二是指顺乎自然之理。必须认识和掌握人也就是顺时而养生。与自然界间的自然规律,按其规律养生,才能有益于健康。《黄帝内经》中所说的“法于阴阳,调于四时”和“因时之序”,都表达了这种意思。就自然界的阴阳变化而言,对人体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四季交替和昼夜晨昏的变更,因此养生也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首先,针对春夏秋冬的气候特征,在精神修养、饮食调摄、生活起居等方面必须顺应四时的生、长、收、藏特点,做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在此基础上,还要力求“一年之内,春防风,又防寒;夏防暑热,又防因暑而致感寒;长夏防湿;秋防燥;冬防寒,又防风。”其次,养生者还应注意昼夜晨昏的调护。一天之中,早晨阳气始生,日中而盛,日暮而收,夜半而藏,每天这种变化与四时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规律完全一致。因此,为了助长阳气的发生,早晨应多开展室外活动,吐故纳新,流通气血,旺盛生机;傍晚日落,阳气开始潜藏,于是要相应减少活动,避免风寒和雾露之气的侵袭。这也是《黄帝内经》所告诫人们的:“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4]。”
[责任编辑:张瑞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