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7-28 18:31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小 中 大 转发 打印
第八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28日下午举行了议题为“和平发展回顾与前瞻”的专题研讨,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副所长张冠华发表了题为《加强金融合作,促进两岸企业转型升级》的议题演讲。(中国台湾网 于斯文 摄)
中国台湾网7月28日哈尔滨消息 第八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28日下午举行了议题为“和平发展回顾与前瞻”的专题研讨,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副所长张冠华发表了题为《加强金融合作,促进两岸企业转型升级》的议题演讲。以下为演讲全文:
加强金融合作,促进两岸企业转型升级
张 冠 华
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2012年7月28日)
摘 要
2008年以来,两岸金融交流与合作取得一系列重要突破,初步实现了制度化、机制化,两岸金融机构实现双向投资,金融业务合作领域与规模迅速扩大。但总体看,两岸金融合作还处于开创阶段,在当前全球及两岸经济发生深刻变革、两岸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转型升级压力形势下,两岸金融合作水平还不能满足企业的要求。因此,在今后深化两岸金融合作的过程中,应将支持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转型升级作为重要或优先方向,并将其作为两岸金融合作的重要特色与利基所在,通过合作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更有效支持企业转型升级。
2008年以来,两岸金融交流与合作取得历史性突破与积极进展,成为两岸经济合作的亮点之一。当前,全球经济发生深刻变革,两岸经济社会都在步入一个新的重要转型期,如何通过加强和深化两岸金融合作,发挥各自优势与特色,在促进双方金融业发展的同时,更有效支持两岸经济特别是两岸企业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一、2008年以来两岸金融交流与合作现状
2008年以来,在两岸关系开启和平发展进程、两岸两会在“九二共识”基础上实现制度化商谈的基础与背景下,两岸金融交流与合作也取得实质性突破。
1、两岸金融交流与合作实现了制度化、机制化。
首先,两岸达成金融合作的制度性安排。2009年4月,两岸两会在南京签署《海峡两岸金融合作协议》,就金融合作特别是金融监管及货币管理等议题达成协议,双方同意在信息交换、机构设立、危机处理、人员培训和交流等方面开展合作,以确保对互设机构实施有效监管。在此基础上,2009年11月两岸金融监管机构签订两岸银行、证券及期货、保险监管合作谅解备忘录(MOU),标志着两岸金融监管机构将据此建立监管合作机制,为进一步深化两岸金融业交流与合作创造了积极条件,成为两岸金融合作进入实质阶段的重要标志。
其次,金融合作纳入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并在早期收获项目中进行专门安排。2010年6月两岸签订ECFA,将金融合作纳入第三章“经济合作”的重要内容。其中降低台湾银行业在大陆设立分行、开展人民币业务的时间限制等,也被列入ECFA早期收获清单之中。早期收获清单列入金融等相关服务业,成为ECFA的两岸特色之一。
第三,两岸监管机构不断加强和完善监管合作机制。2011年4月,两岸银行业监管磋商会议首次召开,进一步明确了包括日常联系、互访交流、现场检查等在内的合作思路和措施,双方并同意成立银行业监管合作工作小组,以配合ECFA服务贸易协议的协商进程。到目前,该磋商会议已召开两次,对促进两岸银行业合作及相互设立营业分支机构发挥了重要作用。
表1.两岸银行业互设分支机构情况(截至2012年7月16日止)
一、台湾银行业在大陆现况: |
|||
银行 |
分(支)行 |
代表处 |
|
已开业 |
申请案已获台方核准 |
||
第一银行 |
上海分行 |
成都分行 |
- |
国泰世华银行 |
上海分行 |
青岛分行、上海分行闵行支行 |
- |
彰化银行 |
昆山分行 |
昆山分行花桥支行 |
- |
土地银行 |
上海分行 |
天津分行 |
- |
合作金库 |
苏州分行 |
天津分行、苏州分行高新支行 |
北京代表处 |
华南银行 |
深圳分行 |
上海分行、深圳分行宝安支行 |
- |
中国信托银行 |
上海分行 |
北京代表处 |
|
兆丰银行 |
苏州分行 |
||
台湾银行 |
上海分行 |
上海代表处 |
|
玉山银行 |
- |
东莞分行(已获大陆核准筹设) |
东莞代表处 |
台湾企银 |
- |
上海分行 |
上海代表处 |
永丰银行 |
- |
- |
南京代表处 |
台北富邦银行 |
- |
- |
苏州代表处 |
台湾工业银行 |
- |
- |
天津代表处 |
二、大陆银行在台现况: |
|||
银行 |
分行 |
办事处 |
|
已开业 |
已获核准 |
||
中国银行 |
台北分行 |
||
交通银行 |
- |
台北分行 |
|
招商银行 |
- |
- |
台北办事处 |
中国建设银行 |
- |
- |
台北办事处 |
2、两岸金融机构实现双向投资,金融业务交流扩大。
首先,两岸金融MOU及ECFA的签订与实施,加快了两岸金融机构相互投资步伐。到2012年7月16日,台湾银行业在大陆设立的14家代表处中,大陆已核准10家设立分行,其中9家已开业,3家已开办台资企业人民币业务。大陆也有4家银行在台湾设立办事处,其中中国银行与交通银行已获台湾方面批准设立分行,且中行已开业。在证券业方面,首家两岸合资基金管理公司开业,13家台湾金融机构获得大陆证券市场投资资格并已全部获得投资额度;已有约10家大陆基金管理公司投资台湾股市。在保险业方面,新增4家,累计5家台资保险公司开业、1家参股大陆寿险公司。
其次,两岸货币兑换与清算取得突破。两岸货币兑换业务与范围不断扩大。在2005年10月台湾方面在金马地区试办人民币兑换业务后,2008年6月台湾方面又开放人民币在全岛定点兑换;2009年10月,大陆开放福建全省新台币现钞兑换业务,此后逐步向其它省市扩大。在两岸货币现钞清算方面,2010年7月,人民银行授权中国银行香港分行为台湾人民币现钞业务的清算行,负责向获准开办相关业务的台湾商业银行在港分行提供人民币现钞业务的清算,随后台湾各商业银行在港分行均已与中国银行(香港)签署相关协议,建立起两岸在香港的人民币现钞业务清算平台。此外,2009年7月台湾开放大陆银联卡在岛内实体商店刷卡消费业务,2012年2月,银联卡在岛内使用范围扩大到网络商店等在线支付。到2012年2月,台湾可以使用银联卡的商店达到6.5万多个店面,平均每天刷卡金额从最初的每天87万人民币增加为每天5千万人民币,已经给台湾商家带来168亿人民亿商机 。
3、两岸金融业务往来规模迅速扩大。
2008年以来,随着两岸经济交流规模扩大及两岸金融合作步伐加快,两岸间的金融业务规模迅速扩大。根据台湾方面统计,台湾岛内全体商业银行的两岸汇出入金额由2007年的2600亿美元左右快速增加到2011年的将近5000亿美元,增长近一倍。同期进出口外汇金额也由近300亿美元增加到542亿美元左右(参见表2)。
表2.两岸金融业务统计表(亿美元)
年 月 |
银行进口外汇 |
银行出口外汇 |
银行汇出汇款 |
银行汇入汇款 |
2007 |
102.33 |
195.20 |
1,668.13 |
930.42 |
2008 |
110.72 |
189.11 |
1,989.26 |
1,192.03 |
2009 |
75.55 |
182.74 |
1,786.51 |
1,118.28 |
2010 |
123.88 |
271.94 |
2,512.15 |
1,507.95 |
2011 |
176.00 |
366.21 |
3,141.21 |
1,843.39 |
2012年1-4月 |
58.52 |
120.65 |
1,079.60 |
573.15 |
资料来源:台湾《金融统计业务辑要》,2012年4月
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当前两岸金融交流与合作还处于起步阶段,还不能满足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的需求。首先,两岸金融交流与合作水平尚落后于各自与其它主要贸易、投资伙伴间的水平,如由于历史与政治因素,两岸金融机构在对方设立营业机构还只是刚刚开始,而外资银行早已在双方市场提前布局。其次,双方对对方金融机构的设置及经营仍有诸多限制,相互设立营业机构的规模、方式仍不平衡,两岸货币清算机制尚未建立,也直接影响两岸金融机构开展相关业务以及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合作,对两岸日益扩大的投资、贸易也形成一定制约。第三,在当前全球经济形势发生深刻变革、两岸经济步入新的转型升级、两岸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转型升级挑战的关键时期,两岸金融合作的规模、方式与水平,还不能满足两岸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金融需求。
二、以支持企业转型升级作为深化金融合作的重要方向
推进两岸金融交流与合作,是促进两岸金融业共同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当前全球经济及两岸经济都在发生深刻变革、两岸企业面临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两岸金融合作不仅要为双方金融业寻求新的市场空间,也要充分发挥各自优势,通过深化合作更有效支持双方企业的转型升级,并以此获得更多的市场机会。
1、当前两岸企业转型升级对金融支持要求更为迫切。
当前,全球经济的深刻变革与两岸经济转型升级,使两岸多数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转型升级压力。
国际金融危机后,美国经济复苏缓慢及欧债危机的扩大蔓延使全球经济再面临新的变数。IMF在2012年4月17日指出,欧元区危机如果进一步加剧,将使全球产出和欧元区的产出会在两年时间内分别下降2%和3.5% 。同时全球需求结构再平衡的调整也在深化之中,一方面欧美发达国家民间消费增长趋缓,并通过再工业化和促进出口以带动就业与投资;另一方面,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也在谋求从主要依靠扩大出口带动经济增长,转向更多地依靠扩大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推动经济增长。同时,各国积极调整产业政策,将发展低碳经济、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科技创新作为战略重点,使全球产业进入新的变革与调整期。
两岸经济也步入新的转型期。大陆“十二五规划”将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作为经济转型重要方向,并以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作为产业结构升级的重点领域。台湾“黄金十年愿景”也将扩大经济的国际化和自由化、通过内外需“双引擎”带动经济增长、发展新兴产业、推动制造业的服务化、促进服务业的科技化与国际化等,作为台湾经济转型升级的方向。
全球经济的变革与两岸经济的转型,加上近年来大陆人民币升值、生产要素价格上涨等因素同步发生,使过去两岸以加工出口为主的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甚至生存压力。通过实现从外销到内销、从低端到高端、从代工到品牌、从制造到服务的转型升级,已成为两岸多数企业的共同选择。在这场历史性的转型升级过程中,两岸企业既存在许多新的机遇,也面临诸多困难与挑战,其中能否得到金融业更有力的支持成为关键因素之一。
据调查,2011年大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成为仅次于生产成本剧增的第二大难题,大陆银行贷款小企业的覆盖率低,大陆中小企业面临贷款难、融资成本高、难以参与直接融资等困难 。2012年第一季度,大陆有银行贷款需求的小微型工业企业中,有41.9%的企业没能从银行获得资金,微型企业更是达到了45.7% 。大陆台商尤其是中小型台商也面临相似境遇,根据2011年对大陆台商的一项调查,资金问题是仅次于“人力成本上升”的第二大难题,包括台商资金周转主要靠母公司支持、难以获得人民币贷款、贷款到期不能展延、且受到差别化利率待遇等,不利于台商拓展大陆内销市场 。台商同时也反映,在两岸银行互设营业据点后,虽然总体有利于促进解决台商的融资问题,但对大企业而言是锦上添花,对中小台商而言仍存在诸多现实困难,如台资银行不会因为在大陆设立营业机构就会对中小台商放宽征信或授信条件,台资银行处分大陆境内担保品的能力弱于大陆银行,很多台资企业经营规模大于在台的原始架构而较难靠母公司债信提升其大陆公司的信用评等,以及通过第三地投资大陆的台商其母公司债信等级难以投射到大陆公司身上等等 。
2、两岸金融业支持企业转型升级各有优势。
在支持企业融资方面,两岸金融业各有优势。大陆金融业规模大、机构众多、营业分支机构遍布,支持企业覆盖面广。但由于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粗放发展、生命周期短、企业信用、信息透明存在诸多缺陷,以及金融业存在的融资渠道与结构相对单一,金融体系、信用担保体系不完善与产品创新不足等因素,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突出。但是近年来,大陆银行业已积极加强对企业特别是小微型企业的融资,越来越多的银行开始将中小企业业务作为战略核心业务,其中部分股份制银行大力发展小微企业贷款业务,对小微企业贷款已经形成了成熟的管理模式。国有大型银行也开始重点拓展中小企业业务,特别是小微企业贷款业务。2011年末,大陆金融机构全部贷款余额54.8万亿元,其中小企业贷款余额10.8万亿元,占全部贷款的19.6%,增长25.8%;虽然小企业贷款比重仍然偏低,但增长速度高于平均贷款增长率10个百分点左右 。
相对而言,台湾金融业在支持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发展方面有丰富经验。如2010年台湾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比例占22.2%,间接金融比重达到77.8%;而大陆中小企业80%以上靠自筹资金,银行贷款等外部融资比例偏低。从银行放贷比例看,从2004年至2012年2月,台湾岛内全体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占全体企业贷款的比重由37.3%增加到47% 。同时,台湾在中小企业的融资平台与体系方面已累积相当经验,如协助中小企业运用知识产权融资,通过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等出资办理融资服务平台,通过专案资金搭配银行资金方式融资,鼓励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专设中小企业信用保证基金等等,使中小企业资金来源多元化发展。
两岸金融业在支持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方面存在差异,与两岸不同的企业、金融环境密切相关。台湾中小企业在经历上世纪80年代以后的规模性外移后,岛内中小企业在产业布局、生命周期、企业特点等方面都发生较大变化,台湾中小企业的信用、生命周期、管理水平等普遍高于大陆中小企业,这是其融资问题得到较好解决的基础条件。相比而言,大陆中小企业尤其是沿海地区以外销为主的中小企业,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台湾外销型中小企业境遇相似,因此台湾金融业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进程中积累的经验很值得大陆借鉴。但也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当前两岸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发展特点、行业分布、经营管理水平、经营环境有很大不同,两岸银行对于企业的信贷制度、观念、标准也有较大差异,台湾金融业的经验也难以简单复制或照搬到大陆。因此,两岸金融业通过加强合作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十分必要。
3、两岸政策互动,为两岸金融合作支持企业转型升级创造了有利条件。
两岸金融合作,已成为未来巩固深化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内容与方向。随着两岸金融机构相互设立营业据点和业务的开展,两岸金融合作正由起步和突破阶段进入深化阶段。同时,两岸金融政策走势与政策互动也为两岸金融合作支持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与条件。
从两岸金融政策看,大陆“十二五”规划为两岸金融交流与合作提供了重要机遇。“十二五”规划将有序拓展金融服务业作为推动服务业大发展的重要内容,提出围绕促进小型微型企业发展、推动科技创新等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模式。提出的大力发展金融市场,显著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积极发展债券市场,稳定推进资产证券化等内容,为金融业支持企业提供了更大政策空间。而台湾“黄金十年愿景”也将金融升级发展、充分满足多元金融需求作为发展目标,提出鼓励银行设置中小微企业单一服务窗品、有效支援企业发展需求,持续扩大中小企业信用保证基金承保能量及其功能,以及发展具有产业特色的资本市场,协助高科技及创新产业募集资金等。可见,两岸加强金融支持企业转型升级的政策很相近。
在两岸金融政策互动方面,大陆“十二五”规划将加强新兴产业和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合作,推动建立货币清算机制作为全面深化两岸经济合作的重点领域。台湾“黄金十年愿景”也提出发展两岸特色金融业务、引导岛内金融有序进入大陆市场的政策方向。在发展两岸特色金融业务方面,台湾有关单位正规划通过2年时间,在外汇、银行、资本市场、保险等方面,逐步开放岛内金融机构发展人民币商品及业务,包括扩大国际金融业务分行业务范围以便利厂商取得人民币资金、两岸建立货币清算机制后开放岛内外汇指定分行(DBU)为岛内企业和民众办理人民币业务、通过两岸分行合作提供岛内民众完整金融服务、推动两岸网络金融服务建立支付平台、鼓励银行在大陆广设营业机构以从事多元化金融服务,以及开放岛内银行发展人民币商品以增加民众投资理财渠道等 。两岸积极推动金融交流与合作的举措,为支持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三、深化金融合作更有效支持企业转型升级
当前,在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两岸经济转型步入关键时期,通过促进和深化两岸金融交流与合作,支持和促进双方企业转型升级,已具备强有力的市场动力与良好的政策环境。将支持企业转型升级作为深化两岸金融合作的重要目标与努力方向,不仅对于双方企业和经济的转型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对两岸金融业自身发展而言也是重要利基所在。
1、将支持企业转型升级作为深化两岸金融合作的优先方向。
在两岸企业面临全球与两岸经济的历史性变局、步入前所未有的转型升级过程中,能否获得更有力、更有效的金融支持,已成为当前两岸企业转型升级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因此,在未来深化两岸交流与合作的过程中,不仅仅要考虑金融业自身的市场、业务拓展需求,也必须考虑来自两岸企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应当在未来深化两岸金融交流与合作的制度设计、合作模式、平台建设、金融产品的创新等方面,优先照顾企业转型升级的需要。同时,两岸企业的转型升级过程,也意味着正提供一个潜力巨大、更多元化的金融需求市场,两岸金融业通过优势互补、提供更多创新产品支持企业,也为自身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
2、支持两岸企业转型升级,应成为两岸金融合作的重要特色。
两岸金融交流与合作,应体现两岸特色,从而产生独特利基与竞争力。最近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一份报告指出,人民币国际化将是大中华区金融中心未来突显于全球市场的关键,香港、上海及深圳等3地可能在大中华地区整合成一个多层次金融交易平台,并拓展出更深更广的资本市场,但台北在本次大陆金融改革中的角色尚难明确,因此台北有必要充分理解并积极把握此次金融改革的政策动向,可适时通过两岸政经协商往来,积极推动与大陆之间的各类金融合作 。将支持两岸企业转型升级作为两岸金融合作的重点方向,或可成为台湾金融业布局大陆市场的独特优势。从两岸实体经济的交流与合作看,两岸贸易投资已具备相当大的规模,产生出庞大的金融需求;而且投资拉动贸易,以及两岸贸易以加工贸易为主的特征,又使两岸经济关系与两岸对其它重要经济伙伴关系有着明显不同,而在两岸经济关系的既有发展方式面临国际经济变革的空前挑战的当前,两岸相关企业转型升级的迫切性更高、对金融支持的需求更为强烈,因转型升级而产生的金融市场潜力庞大。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台湾经历了快速的产业升级过程,积累了支持企业转型升级的丰富经验,尤其在中小企业融资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支持企业转型升级,应成为台湾金融业在大中华金融市场上发挥其竞争力的切入点,也应成为两岸金融交流与合作的重要特色。
3、尽快建立和完善两岸货币清算机制,推动两岸贸易的本币结算。
建立和完善两岸货币清算机制,是两岸金融业开展双方货币业务的重要基础条件。在此基础上,双方应尽快推动两岸贸易的本币结算,以减少目前企业以美元等第三方货币结算的汇兑成本与汇率波动风险。随着近年来两岸经济及企业的转型升级,两岸贸易中一般贸易比重持续上升、加工出口贸易比重持续下降,推动两岸贸易中的本币结算时机、条件已趋成熟,对支持企业转型升级也将有相当帮助。鉴于目前岛内人民币存款目前仍仅限于OBU,数量增长很快但总体规模仍然较小。两岸建立货币清算机制后,应尽快开放岛内银行DBU的人民币存贷款等相关业务,并适时推动两岸货币互换机制以满足需求。
4、加强两岸银行业合作,形成支持企业转型升级的特色金融服务。
台湾银行在中小企业的授信、信保基金的运作、协助大陆台商取得资金等方面有成熟经验与优势。如果结合大陆银行分支据点、覆盖面广、处理当地抵押资产能力强等优势,对于解决企业融资难和支持企业转型升级方面将发挥更大效果。如两岸银行业互设金融据点,对台商而言增加了融资渠道,对大陆银行而言有利于掌握台商母公司信用资料,从而帮助大陆台商融资。但前面也提到,两岸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发展特性存在差异,大陆台商与岛内企业以及与母公司的关系也有差异性和存在错纵复杂的关系。这就需要结合两岸企业特别是大陆中小企业、中小型台商的不同特点,结合两岸银行业优势进行金融创新。如加强两岸银行业的相互参股,或是两岸合作共同设立针对中小企业特别是台商中小企业的金融机构或开发银行 ,以更有效发挥两岸银行支持企业的各自优势;加强两岸征信合作或设立共同征信机构,以解决双方投资企业资信资料不足问题;借鉴台湾中小企业信用保证基金及海外信用保证基金的经验,两岸共同设立支持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信保基金或担保机构;为推动中小企业以集群发展等方式转型升级,两岸银行业可借鉴台湾中心卫星制度以及相应的融资方式,合作加强推动供应链、产业链融资等等。
5、开展多元金融合作,全面支持企业转型升级。
在支持企业利用金融市场直接融资方面,两岸各有优势,合作空间巨大。在资本市场方面,台湾资本市场以中小企业为主,挂牌成本低,在支持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方面有独特优势,两岸资本市场应在开放企业相互上市、建立共同交易平台等方面加强合作。加强两岸债券与票券市场交流与合作,尤其借鉴台湾票券市场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经验,支持两岸企业转型升级。在两岸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转型升级过程中,设备的换代与升级需求庞大,而融资租赁业对于融资困难的中小企业而言更为灵活;台湾融资租赁业发展较早,已成为银行信贷以外最重要的融资渠道之一,加强两岸融资租赁业合作和促进台资融资租赁业在大陆发展,也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有效途径。
[责任编辑:普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