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两岸交流专题  >  和平发展回顾与前瞻  >  演讲稿  > 正文

郑安国:两岸关系二十年的回顾与省思

2012-07-28 19: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转发 打印

    第八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28日下午举行了议题为“和平发展回顾与前瞻”的专题研讨,中国国民党国政研究基金会国安组政策委员郑安国发表了题为《两岸关系二十年的回顾与省思 》的专题演讲。(中国台湾网  于斯文 摄)

  中国台湾网7月28日哈尔滨消息 第八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28日下午举行了议题为“和平发展回顾与前瞻”的专题研讨,中国国民党国政研究基金会国安组政策委员郑安国发表了题为《两岸关系二十年的回顾与省思 》的专题演讲。以下为演讲全文:

  和平发展基本经验回顾

  两岸关系二十年的回顾与省思

  郑  安  国

  国政基金会政策委员

  (2012年7月28日)

  一、“九二共识”二十年 开启协商的锁钥

  一九九二年八月一日“总统府国家统一委员会”通过“关于‘一个中国’的涵义”,决议中说:“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之原则,但双方赋予之涵意有所不同。中共当局认为‘一个中国’即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我方则认为‘一个中国应指一九一二年成立迄今之中华民国’……台湾固为中国之一部分,但大陆亦为中国之一部分。”

  八月二十七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负责人透过新华社对此作出响应,表示:在(两岸)事务性商谈中,只要表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基本态度,可以不讨论“一个中国”的涵义。海协会并主张与海基会在上述“海峡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之原则”这一共识基础上,应迅速恢复并推进事务性商谈。

  随后于十月底进行香港会谈及会后两会函件往来,十一月十六日海协会并致函海基会表示:接受海基会由“两会各自口头声明的方式表述一个中国原则”的建议。函中除陈明海协会口头表述的要点,并将海基会10月30日下午的口头表述方案附注于函后。

  这就是九二年“一个中国,各自表述”的共识。因为有了这个共识,才解开了先前两会协商的障碍。随后即于翌年进行辜汪会谈,并签署了四项协议,开启两会制度化协商的时代,也使两岸关系进到新纪元。

  二、两岸关系的波折  反映了两岸关系的本质

  两岸关系与制度化协商,并未因为有了“九二共识”而一帆风顺。先因95、96年飞弹危机而停滞;1998年才恢复举行第二次辜汪会晤,1999年又因“特殊国与国关系”事件,两岸关系再度搁浅。2000年更因民进党执政,使两岸关系跌入谷底,所幸民间交流并未中断。2005年连战主席访问大陆,与胡锦涛总书记发表“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以及吴伯雄主席与胡总书记的多次会谈,使处于低潮的两岸关系维持着生机。2008年马英九先生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国民党重新执政,两岸两会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恢复协商,签订了十六项协议,两岸关系也得以正常发展。

  这些波折当然非我们所期望,但是它却真实的反映了两岸关系特殊的本质,是我们必须面对的:

  (一)两岸之间确实存在某种程度的经济、社会、价值、制度的差异,需要求同化异,耐心磨合。

  (二)这是一个多元化的时代,台湾有一股非常强的追求两岸和平发展的力量,也有一股疏离的力量。同样,大陆对两岸也有不同的主张与声音。

  (三)台湾已完全民主化,政党轮替是难免的。必须思考如何在动态中,建构一个两岸和平发展的稳定架构。

  三、两岸关系发展的正面因素 值得重视与珍惜

  我们回顾在波折与复杂的的两岸关系中,近年两岸关系得以顺利发展,最主要是基于下面几个因素,值得我们重视与珍惜:

  (一)「九二共识」在两岸关系中至关重要,它不仅是两岸间的最大公约数,也是多元化的台湾社会中的最大公约数。它不应只是两岸事务性协商的基础,应该也是未来两岸关系持续和平发展的重要基础。

  (二)以和平发展为两岸关系主轴的两岸策略,符合大多数民众的利益。没有和平发展,就没有两岸关系进一步深化的可能。暂时将两岸关系终局解决的议题移开第一线,对两岸关系长远发展有重大意义。

  (三)求同存异、正视现实、搁置争议、共创双赢的思维。使两岸协商能相互尊重,让小就大,达成多项协议,建构对人民有利,对大局有利的两岸关系。

  (四)中华文化、历史、血缘的凝聚力,与经济的互利,化解部分因分离日久造成的疏离,以及因特殊因素造成的分歧。但仍需双方共同努力。

  (五)开放双向交流,使两岸间更增了解,更增体谅,更增情谊。台湾民众有八百多万人去过大陆。2008年以来开放了多项双向关系,如旅游、经贸、教育等。从2008年至今大陆来台旅行人数已超过500万人次,其效果是正面的、成功的。诚然两岸间仍有一些差异与错综复杂因素存在,仍应逐步朝双向、对等、开放的方向前进。文化交流应该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六)以增进人民利益,解决人民问题为目的的两岸协商,使人民对两岸协商更重视,更期待。日本驻台湾的交流协会最近做了一项民调,显示:台湾民众最喜欢的国家或地区,日本是第一位,中国大陆第二位,美国第三位。但是民众认为今后台湾最应该亲近的国家或地区,中国大陆则是第一位,日本、美国分居第二、三位。可见台湾民众对两岸关系的关心与重视,这就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良好基础。

  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经验的省思

  过去四年两岸关系,虽然已达到六十多年来最密切融洽的境界。但是距离我们两岸期待的更稳定、更正常的两岸关系,仍有一段不小的空间。我们从过去的经验,总结几点看法,作为未来的参考:

  (一)解决两岸问题的关键在于拉近双方的距离。这包括心理的距离,经济的、社会的、制度的、文化的、感情的距离。过去二、三十年,由于两岸的共同努力,以及大陆的改革开放,两岸之间的距离已经大幅拉近。大陆人民对台湾更增了解,台湾人民对大陆的观感也大幅改变。这也是两岸关系得以增进的重要原因。但是我们认为仍有进步空间,有待双方共同努力。

  (二)正视现实,相互尊重,用更高的格局来审视目前仍存在两岸交流之间的问题。其中有些是过去或目前看似重要,其实意义不大的歧见、不公平与坚持。在台湾有些心态与法规,有待调整。在大陆同样也有相近的情形。近几年来,两岸关系大幅改善,大陆方面也做了很多的努力。但在台湾的民意调查中,认为大陆对台湾不友善的比率,降低得不多,值得我们研究、省思。

  (三)将两岸大问题,化繁为简;累积小成果,建构大成就。两岸问题千头万绪,尤其许多重要问题牵扯复杂,非一蹴可及,或者非现时可能解决。允宜将之解构,化大为小,化繁为简,化难为易,逐步铺陈,以期水到渠成。

  五、结语

  (一)经过多年的经验与努力,两岸关系在过去四年已经走上一个正确的方向,做法上也与时俱进,为两岸关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展望未来,我们的看法是乐观的。但变量仍然存在,必须将变量列入思考。

  (二)我们希望两岸交流与两岸关系的推动,能够在经济、文化、制度、生活方式上,成为两岸共同向上提升的力量,一起创造中华民族的辉煌世纪,成为世界上受尊敬的民族。

[责任编辑:普燕]

涉台常识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